人民网|多彩满洲里(我与一座城)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多彩满洲里(我与一座城)
人民网|多彩满洲里(我与一座城)
本文插图

满洲里夜景
影像中国
满洲里 , 这座边境城市 , 风光旖旎 , 热闹繁华 。 尤其是到了夏季 , 游人熙熙攘攘 , 达赉湖(呼伦湖的俗称)景区外 , 常常排起外地车的长龙 。
我的中学 , 是在满洲里的扎赉诺尔矿区学校念的 。 那时烟波浩渺的达赉湖 , 是学校组织野游的首选去处 , 今年去小河口 , 明年去拴马庄 , 毕业聚会去黄金海岸 。 每次野游回来 , 老师会让我们写作文 , 就写达赉湖 。 我从小喜欢文学 。 我印象很深的是 , 自己写达赉湖的作文 , 还被老师表扬过 。
初中毕业那年 , 教育局举办作文比赛 ,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完成命题作文 。 记得作文比赛题目是“家乡行” , 写下自己心目中二十年后家乡的样子 。 我在文章里写道 , 二十年后的我 ,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贸易代表团的代表 , 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满洲里 。 此时的家乡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 高楼林立 , 市井喧嚣 。 那次作文比赛 , 我获得一等奖 。 其实 , 写那篇作文时我还没有去过满洲里市区 。 扎赉诺尔矿区距离满洲里市区近二十公里 , 每天只有一趟摇摇晃晃的大巴车 , 去一趟满洲里市区不是件容易的事 。
我第一次来满洲里市区 , 是在1988年 。 那时我已经是高中生了 , 学校文学社组织我们到满洲里北湖公园游玩 。 当时的满洲里 , 城市很小很安静 , 整个城市只有一个红绿灯 , 几条不长的街道 , 一座不大的公园 。
一晃十多年过去 。 2000年 , 我调到满洲里市区工作 。 再到满洲里市区 , 对比十多年前我写下的作文 , 除了自己不是跨国公司的代表 , 其他的描述大多都变成了现实 。
如今 , 又是二十年过去 。 满洲里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 飞机场通航了 , 外环路通车了 , 别具特色的猛犸公园、套娃广场建起来了 , 满洲里学院也开始招生了 。 到了夜晚 , 在城市灯光的映照下 , 街头景色仿佛童话世界 。
多元文化的交融 , 深刻地影响着满洲里人的生活 。 就拿我自己来说 , 我们一家人出去吃饭 , 也会争论一番 。 我在草原牧区长大 , 喜欢吃蒙餐 , 媳妇是土生土长的满洲里人 , 喜欢吃达赉湖全鱼宴 , 女儿则喜欢吃西餐 。 满洲里的早餐店里 , 就有奶茶、列巴、黄油、大米粥、布里亚特包子、奶干、奶皮子 , 美食让外地人啧啧称奇 , 而满洲里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
作为一座口岸城市 , 这里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故事 。 一位在满洲里经商多年的同学 , 曾给我讲过口岸上背包客的故事 。 这些从外地来满洲里的打工者 , 特别能吃苦 。 他们每天背着沉重的货物 , 在海关排队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 口岸尚未二十四小时通关时 , 有的背包客舍不得住店 , 就睡在车里 , 这样既省钱 , 还能看车 。 我听了后很感动 , 也很震撼 。 原来满洲里这座闻名遐迩的口岸商贸城 , 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 ,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点打拼出来的 。
那一刻 , 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 , 又重新萌发了 。 于是 , 我开始有意识地走到这座城市中去 , 感受每一个生命的跃动 , 挖掘动人的故事 。 我去找开旅馆的朋友 , 在他旅馆的吧台聊了一整晚 , 听他讲背包客的故事;我去采访海关和检验检疫系统的老前辈 , 听他们回忆转运抗美援朝物资时的那些峥嵘岁月;我在通河路老街小市场里 , 要上几个肉串一杯扎啤 , 和老板聊聊当年旱獭子街上的往事;我在步行街上和兴致勃勃的外地游客攀谈 , 听他们谈谈在满洲里的感受和见闻……
我还查阅了关于满洲里的大量资料 , 探寻那些湮灭在历史深处的故事 。 有最早来呼伦湖打冬网的渔民的故事 , 有像牧歌一样悠扬的草原传说……我把这些素材写到自己的文学作品里 。 慢慢的 , 这些故事汇聚起来 , 我心中的满洲里不再只是口岸、湖泊、草原 , 不再只有城市风光、异域风情;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 一桩桩悲欢离合的故事 , 在我的心中凝结成了另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满洲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