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穆长春:数字人民币发行不靠行政强制,老百姓兑换多少发多少( 四 )


建设数字人民币的生态 , 需要探索指定运营机构和其他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商业机构的合作模式 。 需要强调 , 要确保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可得 。 对于广泛可得这一要求 , 在实物现金流通中 , 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可以面对公众提供人民币的服务 , 所有的公众都可以方便地获得和使用现钞 。 而在数字人民币发行过程当中 , 一方面所有的商业银行也应该参与到流通服务中来 , 另外一方面也要保证为包括贫困地区和数字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老百姓 , 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央行货币 , 避免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 。 我们也一直在研发适合老年人和排斥使用智能终端这部分群体使用的数字人民币产品 。
另外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是靠行政强制来实现的 , 而是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 , 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 , 我们就发行多少 。 另外 , 只要老百姓有使用纸钞的需求 , 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纸钞的供应 。 我个人觉得 , 在可预见的将来 , 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将长期并存 。
在厘清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 , 由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 , 以及其他的商业机构比如说第三方支付机构 , 共同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 。 兑换服务是由指定的商业银行来做 , 流通服务是由大家共同完成 , 具体是由指定的商业银行根据客户信息的识别强度 , 开立不同类别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兑换服务 。 同时 , 这些银行与其他的商业机构一起提供流通服务 , 并负责零售环节的管理 , 包括支付产品的设计和创新 , 场景的拓展 , 市场的推广 , 系统的开发 , 业务处理和运维等服务 。
具体的商业模式 , 我们现在也在和各方一起探讨 , 因为这个过程中要保证 , 小银行和小机构的利益不能因为这种合作而受损 , 所以我们要找出共赢的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来 。 这也需要大家和我们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
这里要讲一下 , 很多人都会有这个问题:微信和支付宝到底和数字人民币是什么样的关系 , 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说 , 微信和支付宝和数字人民币不是一个维度上的 , 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 , 是钱包 , 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 , 是钱包的内容 。 电子支付场景下 , 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 , 数字人民币发行后 , 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 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同时 , 腾讯 , 蚂蚁的各自的商业银行也属于运营机构 , 所以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 在整个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过程中 , 一定要保持公平竞争 , 确保由市场来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 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 , 涉及到社会的各方各面 , 从来不是人民银行一家的事 , 也不是某一个机构能够凭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事 。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所以我们一直按照双层运营的原则 , 和社会各界各方一起在进行研发 ,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
今天 , 我在这里再次欢迎社会各界 , 共同为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贡献力量 , 一起来建设数字人民币生态 。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