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或妇人之仁:散文总适合呈现失败之美

原作者丨张怡微

摘编丨董牧孜

现代散文是表面上最接近生活的文学表达方式 , 也是初学者进入文学世界的开端 。 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取景 , 从常态的情感关系中观看生老病死、喜怒悲欣、递迁与狼藉 , 总会有一些惊异 , 又会有一些感悟 。 这些惊异与感悟落实到笔端 , 只要是足够真实和诚恳的素描 , 似乎都能够传递出生活的力量 。 想要再进一步 , 就会变得很困难 。

 

《散文课》为国内第一本讲述现代散文写作的书 , 青年作家张怡微在书中讲述了诸多散文写作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何剪裁经验素材 , 进行有效的文学布置;如何处理景语与情语的关系;如何状物与言情;等等 。 张怡微还讲述了那些被我们误读的散文名篇 , 探讨了她所认为的“散文的心” , 散文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 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本质区别 , 以及散文书写之于个体自我完成的意义与价值 。

 


英雄末路或妇人之仁:散文总适合呈现失败之美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张怡微 , 上海青年作家 ,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 ,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导师 。 现已出版《旧日的静定》《我自己的陌生人》《樱桃青衣》《家族实验》等二十余部作品 。 曾获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第33届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评审奖、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等奖项 。

 

激发的活动和灵感的机缘降临到旁人身上 , 就不会发生任何影响 , 降临到“情感”爱好者身上 , 也无非哭一哭或点个赞的感受;唯有降临到艺术家身上 , 才能见到真正燎原的奇观 , 那是对于艰苦劳动的奖赏 。

 

即使成为不了伟大的艺术家 , 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在历史中完成有限的自己 。 文学 , 或许是一个良好的路径 。 散文 , 也有助于我们完成自省 , 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本文摘编自《散文课》一书《复杂情感与散文机杼》一节 , 由出版社授权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