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天价白菜背后的三重农业危机

韩国:天价白菜背后的三重农业危机
日本 , 是不是发达国家?毋庸置疑 , 是!出色的工业实力、极高的人均GDP、完善的社会福利、富裕的生活条件 , 很难说 , 日本不是发达国家 。那么 , 韩国呢?韩国 , 是不是发达国家?你怎么看?可以把你的答案打在弹幕 。毋庸置疑 , 弹幕已经开始群殴 。 韩国是发达国家 , 还是不是发达国家 , 这简直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 。挺韩者说 , 韩国国民人均GDP32000美元 , 与日本的40000美元相比 , 也相差不多;加之 , 韩国工业实力突出 , 三星等韩企傲立全球 , 还有全球数一数二的文化产业 。而抑韩者只风轻云淡一句:白菜都吃不起 , 算什么发达国家?一句话 , 剑指韩国人只算温饱的生活条件 。韩国:天价白菜背后的三重农业危机
这不是捏造 , 毕竟 , 我们没有韩国人发明历史的“优良传统” 。韩国一颗白菜超过60元人民币 , 而我国一棵4斤白菜 , 价格低时甚至只要1块 。 韩国一斤牛肉250元人民币 , 即便年均20万人民币 , 也只够韩国人一天吃2斤牛肉的 。 新疆人聚会 , 吃一顿可是5斤肉打底的 。韩国 , 如何成了一个吃不起白菜的发达国家?这个问题背后 , 是困扰韩国多年的三重农业危机!韩国:天价白菜背后的三重农业危机
韩国土地贫瘠、国土狭小 , 不宜于农业发展 。 自古以来 , 韩国人便是依靠精耕细作勉强度日 。恰恰是认识这一国情 , 二战结束后 , 韩国确立了输出主导型的经济振兴战略 。 在这种战略下 , 韩国政府将农业定位为工业发展的手段 , 通过发展农业为韩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粮食供应以及稳定的政治支持 , 某种程度来说 , 这一战略沿袭了斯大林的工农剪刀差 。在70年代以前 , 韩国还对本国小农经济进行保护 , 但自70年代以后 , 在朴正熙的铁腕领导下 , 韩国抛弃小农经济政策 , 强力推行输出导向型的工业发展战略 。 其后 , 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过程、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 , 让本就脆弱的韩国农业雪上加霜 。 在工业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 , 韩国农业开始步入深渊 。在这种背景下 , 韩国政府放弃了各种支持农业和保护小农的政策 , 转而推行被认为更能适应国际自由市场竞争的规模经营和工业化农业 。 然而 , 这种转型并不成功 , 反使韩国农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陷入新的危机 。可以看出 , 从1945年至今 , 韩国农业数次陷入危机 , 概括地说是三重危机:生产力危机、政策危机和资本危机 。韩国:天价白菜背后的三重农业危机
生产力危机——生产力危机是韩国农业自古便面临的危机 。 这与韩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耕地面积等息息相关 。 对于耕地面积少、资源缺乏的韩国来说 , 只有小农经济 , 能成其基础 。不过 , 韩国农业古代农耕技术只勉强维持韩国人温饱 , 每每遭遇战事或天灾 , 韩国便会爆发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 , 韩剧《李尸朝鲜》许多场景 , 便取自古朝鲜人关于饥荒、战事的历史笔记 。 朝鲜战争所造成的饥荒也是其延续 。而生产力危机 , 伴随着社会稳定及生产技术的发展 , 也得以缓解——朝鲜战争结束后 , 韩国政府进行了旨在消灭地主阶级、防止资本侵农的农地改革 。 农地改革重新确立了韩国的小农体制 , 保护了小农经济 , 同时防止了地主的资本家化和土地资本的产业资本化 。 到1964年自耕农的比重从1945年的13.8%增加到了71.6% 。 这之后 , 韩国政府又通过一系列的农业保护政策巩固其成果 。 这些政策包括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输入 ,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推进土地平整项目 , 对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 , 推进机械化、推广优种良种培育以及为农民提供金融援助 。进入20世纪70年代 , 在美国停止了对韩国的粮食援助而改为对韩国粮食出口之后 , 韩国开始实行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双重粮价政策 。 所谓双重粮价政策就是政府以高价从农民那里收购粮食 , 然后再以低价卖给城市居民 。 显然 , 此举是国家为农业发展埋单 , 并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政府的一系列努力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和粮食自给率 , 到1976年韩国实现了大米的自给自足 , 农民收入甚至一度超过了城市居民 。韩国:天价白菜背后的三重农业危机
政策危机——然而 , 好政策不是恒定的 , 国家也会根据国家战略的变化 , 对政策进行调整 。伴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向出口导向工业化等转型 , 韩国政府也重新定位了农业 , 走上了以城市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 而这种路线 , 必然以牺牲农村为代价 , 驱使农村物力、人力向城市集中 , 也可以理解成韩国版的圈地运动 。这是一个道德困境——不对农民利益进行损害 , 就无法让农民涌入城市 , 参与工业生产 。 韩国政府终于还是选择了牺牲农业 , 也由此产生了韩国农业的第二轮危机:政策危机 。70年代后 , 为了维持低成本的城市劳动力 , 韩国政府开始通过低价收购农民粮食以及接受美国的粮食援助来维持低粮价 。 农民生计困难 , 于是 , 快速流向城市 。 数年前 , 韩国大热的韩剧《请回答1988》 , 主角父母均是这一时期进入城市 。 这些涌入城市的农民 , 为韩国的工业发展 , 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城市的红红火火背后 , 便是韩国农村的萧条凋敝 , 但成为工人的农民 , 却满怀欣喜 。这一时期 , 韩国形成了在城市由产业资本主义支配的产业化体系和在农村由小商品生产支配的小农经济体制共存的二元结构 。 朴正熙政府利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 , 助力国家的现代化 , 因为农村的小农体制为城市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粮食供给以及稳定的政治支持 。 而农民涌入城市后 , 收入高了、生活好了 , 自然也愈加支持这一政策 。只是在双赢背后 , 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零和反应——韩国农业的空心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