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牛肉,不是吃不起,而是输不起!

相信你或多或少听过这样的说法:韩国人连白菜都吃不起 , 更别说牛肉了!牛肉 , 在我们的国民记忆里 , 是优渥的物质生活的象征 。 在前苏联赫鲁晓夫时期 , 牛肉加面包 , 一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表” 。一个发达国家 , 如果吃不起牛肉 , 那“发达”必然名不副实 。 毕竟 , 所谓发达 , 离不了丰富的物质生活 。如此看 , 韩国这个发达国家的名号 , 真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了 。 “他们 , 连牛肉都吃不起!”但是 , 韩国人真的吃不起牛肉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国民心理和经济逻辑?韩国牛肉,不是吃不起,而是输不起!
2000年韩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就达6.8kg , 此后一直上升 , 2003年更超过10kg;横向来看 , 以我们中国为例 , 2008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是4.3kg , 2012年消费量增长至5.6kg 。从数据上看 , 韩国人的牛肉消费是我们的两倍 , 并不像是吃不起牛肉的样子 。 这样说来 , 韩国人吃不起牛肉 , 又是一次营销号的谣传了?不!韩国人牛肉消费巨大是事实 , 韩国人吃不起牛肉也是事实 。牛肉消费如前面数据所印证 , 但请注意 , 这一数据是2003年之前 。韩国牛肉,不是吃不起,而是输不起!
之所以特别提及这个时间 , 因为在这一年 , 发生了一次牛肉危机——2003年12月 , 美国牧区发现了疯牛病病例 , 韩国随即宣布全面禁止进口美国牛肉 。而自90年代开始 , 美国牛肉便是韩国进口的主要来源 。 2001年,作为履行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组成部分,韩国甚至启动全面进口美国牛肉,每年多达20多万吨,一下跃居美国牛肉的第三大进口国 。伴随着2003年禁止进口美国牛肉 , 韩国牛肉价格坐上了直升机 , 一路攀升至700多人民币一斤的天价 。这一细节 , 就揭开了韩国牛肉背后一条特殊的国民心理与经济逻辑的相融——也即以“身土不二”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经济立场 。韩国牛肉,不是吃不起,而是输不起!
所谓身土不二 , 即韩国人认为 , 只有吃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 , 才是适宜于身体、保护身体健康的 , 而舶来的东西 , 再价格实惠 , 也会对身体有损 。这当然是一种变相的民族主义 , 又从民族主义延伸到经济领域 , 成为韩国一种特殊的经济逻辑:对本国产业的无底线保护 。 农业是如此 , 工业也是如此 。 如手机 , 包括苹果在内的世界各国龙头手机制造商 , 都竞争不过韩国的三星 。正是在这种经济逻辑下 , 韩国才呈现出了本土产品与进口产品价格悬殊的情况 。 注意 , 这个悬殊 , 不是像我国 , 本土产品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 , 恰恰相反 , 韩国本土制造的价格 , 要远远高于进口 。 白菜、牛肉便是其中的典型 。韩牛本土牛肉较便宜1+等级是每斤200多元人民币 , 1++等级的肋骨肉甚至可达每斤700多元人民币 。但进口牛肉的价格 , 却相当便宜 , 美国牛肉的价格大约在每斤60元人民币 。 换言之 , 韩国吃不上牛肉 , 实际上 , 是吃不起本土牛肉 。 当进口渠道被关闭 , 本土牛肉价格自然更加水涨船高 , 即便韩国人均GDP在30000美元以上 , 700多一斤的牛肉 , 经济上也吃不消 。韩国牛肉,不是吃不起,而是输不起!
对于韩国农产品价格高昂 , 许多人的解释是韩国地理环境决定 。 韩国人多地少 , 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 农业用地面积 180.5 万平方米 。 这样的土地上 , 农业牧业产品的生产难度极大 。这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 但与韩国毗邻的日本 , 也面临相似的地理环境 , 却没有生长出这样畸形的价格体系 。对于国民经济而言 , 价格是产能的风向标 , 更是民众心理的直观体现 。 物以稀为贵的背后 , 是供需 , 供需的背后是民众意志 。 当韩国人笃定要吃本土牛肉 , 实际上 , 在供给侧 , 已然画地为牢 , 价格的失控便是必然 。极端民族主义 , 帮助韩国熬过了90年代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候 , 却也埋下了诸多国民经济的不理性 。 这究竟是国民之福 , 还是国家的糊涂?韩国牛肉,不是吃不起,而是输不起!
来源;娃娃脸的肖叔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