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文|囊型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对白细胞介素?17及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亚力·亚森郑宏于晓东王佳玲李孟房志远叶建荣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 乌鲁木齐830054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0,41(09):833-837.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00315?001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522)
ORIGINALARTICLES
【论著】
本实验通过观察IL?17的分泌 , 以及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的分泌情况 , 阐明IL?17、IgE抗体、IgG抗体在包虫过敏反应中起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将120只雌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值大小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 , 45只)、囊型包虫感染模型组(B组 , 45只)、囊型包虫感染过敏反应组(C组 , 30只) 。
B组、C组建立包虫感染模型并观察3个月 , 模型建立成功后C组给予粗制囊液激发过敏反应 , B组注射PBS 。 观察60min后收集血清标本 , 使用流式细胞仪微珠阵列技术检测血清IL?17水平 。 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IgE、IgG抗体水平 。
2结果
2.1囊型包虫感染情况
包虫感染模型组(B组+C组)建立观察3个月后 , 各组随机剖杀3只小鼠 , 其中每组有2只小鼠腹腔内可见包虫囊形成 , 证实包虫感染模型建立成功 , 可以进行下一步激发过敏试验 。 实验结束后剖腹验证包虫接种成功率 , B组93.3%(42/45只)、C组90%(27/30只) , 未接种成功的6只小鼠未纳入分析 。 观察发现小鼠腹腔包虫常为多个 , 形状如葡萄状 , 最小的直径约1mm , 最大的直径约5mm 。 见图1 。
李星文|囊型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对白细胞介素?17及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文章图片
2.2囊型包虫感染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通过小鼠临床症状判断 。 小鼠发生过敏症状后多在前10min出现反复搔嘴抓鼻等症状 , 随即部分小鼠出现竖毛、喷嚏等症状;紧接着一些小鼠出现反应迟钝及精神萎靡等症状;过敏症状越来越重的少部分小鼠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四肢抽搐等症状 。 C组接种成功的小鼠激发过敏后2只小鼠无过敏反应 , 以此判定囊型包虫感染过敏反应模型建立成功率为92.6%(25/27只) , 无过敏反应的2只小鼠未纳入下一步分析 。 过敏小鼠中18只发生轻度过敏反应 , 症状评分1分;5只发生中度过敏反应 , 症状评分2~3分;2只发生重度过敏反应 , 症状评分4~5分 。
2.3各组小鼠血清IL?17、IgE抗体及IgG抗体水平
致敏前:与A组比较 , 包虫感染模型组(B组+C组)血清IL?17、IgE抗体及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
李星文|囊型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对白细胞介素?17及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文章图片
致敏后:与A组比较 , B组、C组血清IL?17、IgE抗体及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
李星文|囊型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对白细胞介素?17及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文章图片
3讨论
通过回顾既往文献 , 发现BALB/c小鼠已成为国外研究哮喘等过敏反应的常用实验动物 , 因为BALB/c小鼠是与人更为接近的近交系动物 , 其遗传背景清楚 , 因此本实验选用BALB/c小鼠建立过敏反应模型是比较合适的 。 同时小鼠过敏反应症状明显并易于评定 。 实验小鼠每2只为1个研究个体 , 通过测定外周血细胞因子及抗体 , 从而改善了结果不特异性的弊端 。 且经过预实验改善了实验的流程 , 并提高了模型的成功率以及模型的有效性 。 实验小鼠首先接种了羊源性细粒棘球蚴头节 , 成功建立了包虫感染模型 , 再注射粗制羊源性包虫囊液建立了小鼠过敏模型 。 实验结果表明 , 给予粗制囊液致敏后的5~10min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 , 从轻度搔嘴抓鼻到喷嚏、竖毛反应 , 严重者出现精神萎靡、静止不动 , 甚至发绀、四肢抽搐等症状 。 轻者约在40min内恢复;重者呈现休克状态并且无法恢复的 , 紧急在40min时终止实验 , 剖腹发现囊液外溢 , 腹腔多处包虫囊均破裂 , 造成了严重的过敏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