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血恨下的纳卡危机其实是半部欧亚史( 二 )

百年血恨下的纳卡危机其实是半部欧亚史
奥斯曼帝国报刊《努力报》(İkdam)1918年11月4日头版 , 报道青年土耳其党的三位领导人在一战结束后逃离国外 。 学界普遍认为 , 此三人是“亚美尼亚大屠杀”的主谋 。常年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被公开称为“内部多余而危险的因素” , 遭到帝国政府强力打压 。自1914年开始 , 青年土耳其党开始号召抵制亚美尼亚人的商业 , 组建特别行动队攻击、抢劫和焚烧了数千家亚美尼亚人控制的商店 。 据史料记载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 土耳其开始酝酿将亚美尼亚人从土地上“连根拔除” 。 最初是商业 , 紧接着是危及亚美尼亚人的生命 。 奥斯曼帝国内阁下令解除亚美尼亚军人的武装 , 随后将其投入劳动营 , 最终进行屠杀 , 并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 , 要求亚美尼亚村庄解除武装 , 由帝国军队收缴其武器 。 1915年3月 , 帝国当局决定在全境内消灭亚美尼亚人 。 亚美尼亚人聚居的凡城、毕特力斯、姆契、杜亚尔别基尔等多地都发生了惨烈的族群屠杀 。惨绝人寰的“亚美尼亚大屠杀”1915年4月19日 , 时任凡城省长杰夫戴特·贝(Djevdet Bey)从全城征召4000名士兵入伍 。 由于此前奥斯曼帝国已经发生了多起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 , 凡城的亚美尼亚人对此十分抵制并采取武装抵抗 。 时任美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亨利·摩根索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杰夫戴特·贝指责亚美尼亚人是在“叛乱” , 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粉碎“叛乱” , 还公开声称“ 如果‘叛军’胆敢开枪 , 我将杀死每一个基督徒男人、女人和(指着他的膝盖)比这高的每个孩子” 。百年血恨下的纳卡危机其实是半部欧亚史
1915年 , 凡城的亚美尼亚人组成武装 , 抵御来自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在被奥斯曼帝国围城的36天中 , 共有5.5万亚美尼亚人丧生 。 凡城的屠杀绝非地区个例 , 1915年5月29日 , 奥斯曼帝国出台了《特西尔法》(Tehcir Law) , 给予了奥斯曼帝国政府和军队将“感觉”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任何个人驱逐出境的权力 。一名美国传教士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在从马拉蒂亚到锡瓦斯的9个小时旅途中 , 马路两边抛弃着不计其数、面目全非的亚美尼亚人尸体 。 有的尸体被抛入了幼发拉底河 。 在特拉布宗 , 数千具亚美尼亚人的尸体被沉入海中…… ”迁徙途中首先丧命的是亚美尼亚的男性 , 但亚美尼亚女性的命运可能更加悲惨 , 美国斯托克顿大学教授伊丽莎·冯·乔登·福吉在她的研究报告《性别与种族灭绝》中写道:奥斯曼帝国的军官们告诉士兵“对女人们随心所欲” , 导致押运迁徙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性暴力 。 大量的亚美尼亚女性赤裸着被押往大马士革、摩苏尔并作为性奴隶被贩卖 。 据时任德国驻阿勒颇领事沃尔特·罗斯勒称 , 大约1/4的年轻女性经常被奥斯曼帝国士兵强奸 , 而“姿色出众”的亚美尼亚女人会遭受10至15人的侵犯 。 不同的统计数字显示 , 截至20世纪20年代初 , 大屠杀与驱逐政策结束时 , 有约60万至150万亚美尼亚人丧生 。百年血恨下的纳卡危机其实是半部欧亚史
1985年 , 联合国依据《惠特克报告》将1915至1916年发生在亚美尼亚的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1985年 , 联合国将此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 直到2009年 , 亚美尼亚与土耳其才就结束敌对关系推进双边关系正常化签订《关于亚美尼亚与土耳其建立外交关系的协定》和《关于亚美尼亚同土耳其双边关系发展的协定》 , 但双方仍在“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上存在重大分歧 , 两国议会也均没有通过相关协议 。 2018年3月 , 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签署法令 , 宣布终止有关亚美尼亚与土耳其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协定的核准进程 。纠缠不清的领土争端在族群大屠杀之前 , 常年处于大国争斗前线的亚美尼亚 , 其疆域一直都在变化 。 公元16世纪 , 亚美尼亚被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瓜分 , 其中“东亚美尼亚”被波斯占领 , 纳卡地区被纳入波斯成为一个行省 。 为了打压亚美尼亚基督徒 , 当时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波斯帝国扶植阿塞拜疆穆斯林在“东亚美尼亚”定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