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意义上的精神坐标——小说《大河人家》中的家园意识

地理意义上的精神坐标——小说《大河人家》中的家园意识
----地理意义上的精神坐标——小说《大河人家》中的家园意识//----[北 京 联 盟 http://www.010lm.com]

《大河人家》
《大河人家》是一部时间、空间跨度都比较大的小说 , 从时间上看 , 起笔于解放战争初期 , 结尾已至21世纪 , 作者在这条长约七十年的时间轴上 , 讲述了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心路历程与命运起伏 , 这其间经历了战争的动荡、民族的交融、社会的转型等大环境的洗礼 , 以及物欲的扩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人性情感的考验等等 , 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 更凸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 其中 , 文中有两次比较重要的迁移 , 一次是战争时期的举家逃难 , 另一次是土地沙化导致的全村搬迁 , 在我看来 , 这很容易被忽略的不同背景下的两次迁移才是该小说最具深意之处 , 它是主人公一家命运转折的重要拐点 , 更是形成他们精神脉络的重要支点 , 它也并不仅仅只是故土的流离与亲人的失散 , 更寓意着一代代人精神上的创伤、修复 , 与坚守 。
尽管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树挪死 , 人挪活” , 但在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思想里永远都是故土难离 。 《大河人家》一文涉及的元素众多 , 但核心始终围绕家园而展开 , 这种家园意识既包含“物质家园” , 即地理意义上的家乡 , 还包含了精神家园 。 主人公一家从“柳家湾”到“井子湾”再到“黄羊湾” , 无一例外都是家园被毁所导致的被动的转移 , 而经历了逃离、创建、毁坏与修复等一系列过程之后 , 三个家园又分别有着不同的寓意 , 文中彼此有着亲戚关系的柳家、黄家、白家四代人之间 , 每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境遇也因此各有异同 。
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柳家湾是主人公柳保华的故乡 , 8岁时 , 父亲柳如海独自离家不知所踪 , 不久之后,由于战争家园被毁 , 从被敌军轰炸后的房子废墟中扒出父亲遗留下的几件乐器之后 , 他便和母亲跟随姑姑一家踏上了逃亡之路 。 也就是自这时候起 , 柳如海便像个谜一般只在别人口中出现过——“有人说 , 柳如海有几个朋友是从延安过来的 , 他可能投奔了解放军 。 有人说 , 听说柳如海在宝日陶亥地区和一些蒙古族人闹革命 。 有人说 , 柳如海在1948年夏天回过一趟柳家湾 , 四处打听家人的下落 , 后来垂头丧气地走了 , 以后就没再见过他的影子 。 ”
关于柳如海的失踪、出现 , 以及他的各种事迹 , 不断有人提及 , 似乎有迹可循 , 却又无从处可找 。 这个人物就像记忆中的故乡“柳家湾”一样 , 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烙印 , 成为了一个永远找不回却也永远忘不掉的符号 。 然而 , 尽管作为第一代“大河人家”的柳如海一辈承担着离乡者的角色 , 但他们和故乡始终是融为一体的 。
与一般的思乡小说不同 , 《大河人家》中作者自始至终都没有对故乡的人文、环境 , 及风貌进行过多地描述 。 从开篇背井离乡的逃难 , 到后来回乡找寻失散的亲人 , 故乡从没以正面的姿态出现 , 柳家湾仿佛只是作为一个记忆符号而存在 , 默默承载着告别、回望与找寻 。
“柳保华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大 , 想起窑洞前的那颗老柳树 。 上次他回老家寻找柳如海 , 从老柳树上砍下几根不粗不细的枝 , 带回井子湾就插在了茅屋的东南角——现在新房的院子里 , 没想到还真成活了 。 ”在第二次搬家的时候 , 柳保华再一次砍下几根柳树枝带到了新的家园“只有看到院子里那几棵长出新叶的柳树 , 他才觉得自己还存活在世界上 , 心里还记着柳家湾 。 ”作者仅以几根“柳枝”便寄托了人物对家乡、对故园的所有情感和依恋 , 全文没有刻意说乡愁 , 但故乡却又早已渗透进一辈辈离乡人的血液当中 , 比如陕北特有的方言、称呼、习惯 , 以及不时穿插的信天游 。
离开故乡的时候 , 第二代人柳保华、黄兴旺、白鸡换尚未成年 , 故乡对他们的来说只有儿时模糊的回忆 , 回乡寻父 , 实际上代表了一种传统的寻根情结 。 第三代人当中 , 只有白子明因逃避现实 , 回乡做过短暂的停留 。 而到了第四代 , 就已经没有人再回柳家湾了 , 而是选择离家乡越来越远 , 比如黄富国的儿子到了北京 , 柳建国的儿子则被送去了美国 。 故乡对于后辈似乎成了一个渐行渐远的名词 。
离开故乡柳家湾是源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逃难 。 以孤儿寡母为主力的一行七人走了大半个月 , 一路上经历了土匪、风沙、离散和伤亡 , 九死一生 , 终于在内蒙草原与沙漠边界处的一片“三不管地带”落脚 。 当时 , 除黄天祥外其余都是妇孺 , 柳保华、黄兴旺、白鸡换表兄弟三人均未成年 。 而黄天祥选中在此地定居 , 也正是看中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自然资源——“这里可是宝地呀 , 沙柳林、柠条林里能藏身 , 竹汲滩能开垦种庄稼……黄河离这里最近处有四五十里……将来安定下来还可以外出做生意 。 ”于是 , 他们砍树搭房、烧草开荒、挥锹挖井……用了几年的时间将荒无人烟的沙柳林打造成了一个全新的家园 。 同时 , 随着解放和土改 , 附近居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 从而形成了村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