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探访安徽、江西退捕渔民的“岸上生活”
文章图片
渔民张周华(右)如今成为一名护渔员 。
还有3个多月 , 长江流域干流和重要支流也将开启常年禁捕 。 目前 , 沿江各省(市)正加紧完成船网处置、退捕渔民转产安置等工作 。
从江上船上到岸上陆上 , 退捕渔民能否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年龄偏大的渔民 , 上岸后是否有保障 , 将来能否领取退休金?带着这些问题 , 采访人员日前来到安徽马鞍山、江西南昌等地探访了渔民们的岸上生活 。
四有一畅成标配 退捕上岸有保障
雨天一身泥 , 晴天一身灰 。 这句顺口溜 , 描绘的是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曾经的样子 。
长江主航道流经马鞍山 , 在薛家洼形成了一处避风港湾 。 就在两年前 , 这片并不算大的湾区内 , 曾驻扎着7家散乱污企业、3家非法码头、2个畜禽养殖场和1处固废堆放点 。 湾内还有223条渔民的住家船、作业船 , 50户长江渔民的起居生活都在这里 , 生存状况堪忧 。
而经过整治后 , 如今的薛家洼生态园里 , 亲水平台、市民休闲步道 , 被成片的杨树林和如茵的绿地环绕 , 江畔美景令人陶醉 。
说起生活的变化 , 48岁的退捕渔民张周华表示:祖祖辈辈都是渔民 , 打鱼的收入越来越少 , 薛家洼的环境也越来越糟 。 这两年政府的整治很给力 , 对我们退捕渔民也蛮照顾的 , 长江禁捕我们也很支持 。
我现在转产上岸成了护渔队员 , 每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 。 住家船和生产船拆掉后领到了补偿款 。 现在搬进了楼房 , 儿子在工厂做车工 , 两代人都有收入 。 护渔员 , 是张周华的新身份 , 他每天会和队友一起巡护薛家洼到采石风景区的一段岸线 , 13公里内共有4名护渔队员 , 大家共同负责巡护、水上保洁等工作 。 目前 , 全市已有护渔员190余人 。
起初听说要退捕 , 张周华等人并非没有顾虑 。 水上的生活更自在 , 时间更自由 , 担心岸上‘人生地不熟’ , 没有生活来源 。
为此 , 2019年以来 , 马鞍山市农业农村等部门深入渔民群体开展动员 , 广泛宣传中央和地方禁捕退捕渔民补偿安置的有关政策 , 并积极为渔民们提供就业培训、组织专场招聘、安排公益性岗位 , 打消了渔民们的顾虑 。
与此同时 , 马鞍山还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 实现参保档次就高不就低、待遇能叠加、帐户可转移等 。 对16~59周岁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渔民 , 根据参保人所选年缴费档次分别按照每年1500元、2000元的标准 , 由政府为其代缴15年养老保险费 , 做到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家庭成员应保尽保 , 让渔民上岸后能够稳得住、有保障 。
截至2019年7月中旬 , 马鞍山市已全部完成退捕渔民2984户 , 涉及渔业人口10757人;全市共回收退捕渔船5651艘 , 所有网具和随船渔具也一并回收并全部销毁 。 今年7月底 , 全市禁捕退捕资金已到位2.99亿元 , 已支付2.37亿元 , 用于渔民的渔船拆解补助与拆卸费用已支付完成 。
如今在马鞍山 , 有房住、有社保、有工作、有学上、心情舒畅的四有一畅 , 成了转产渔民们的新标配 , 岸上生活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
多种渠道促就业 渔民转产出路广
我今年41岁 , 从14岁就跟着父辈在鄱阳湖打鱼 。 去年响应政府号召退捕转产 , 4条船加上网具、捕捞证等各项补助一共9.3万元 。 现在还是渔民 , 不过不打鱼了 , 养小龙虾 。 在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象山镇垾角村 , 兴旺家庭农场的主人吴华山正在享受闲暇时光 。
今年 , 他流转的400亩水田总共产出3万斤小龙虾 , 收入近30万元 , 让他这个退捕搞养殖的新手喜出望外 。
吴华山家祖孙三代以捕鱼为生 , 亲眼见证了鄱阳湖区的渔业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这几年人们主要捕捞的其实大部分是小龙虾 。 退捕上岸后 , 他利用自有资金 , 又向信用社贷了一部分款 , 流转土地做起了养殖 。 政府还提供了补贴 , 差不多覆盖每亩地的流转成本 , 对我帮助很大 。 吴华山说 。
如今在南昌市新建区 , 像吴华山这样的农场主、新型经营主体越来越多 。
今年以来 , 为促进退捕渔民就业、创业 , 新建区采取‘1+1+n’的模式推动渔民转产就业 。 第一个‘1’就是一笔资金 , 区财政已下拨8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给所涉乡镇 , 用于扶持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 , 吸纳退捕渔民就业;第二个‘1’就是一个窗口 , 我们已在县城农民工综合服务市场专门设置了渔民服务窗口 , 为他们就业牵线搭桥 , 已有60余人在此成功实现了再就业;‘n’就是开展若干个专场招聘会、技能培训班 , 真正实现‘能小康’的目标 。 新建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谭云平说 。
而在江西余干县的康山大堤畔 , 25岁的袁芳本是一名渔二代 。 学生时代每逢假期 , 她和弟弟都会回到船上给父母帮忙 。 如今 , 她已经成为忠义风景区里的一名导游 , 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 。
巧合的是 , 她和父亲还成了景区里的同事 。 原来 , 袁芳一家的捕捞方式主要是利用鸬鹚来捕鱼 , 而这项传统的技艺正随着长江禁捕退捕淡出人们的视线 。 为此 , 当地专门在景区里安排了鸬鹚捕鱼的表演 , 这也为袁芳的父亲提供了就业岗位 。 父女两代人 , 一同吃上了旅游饭 。
推荐阅读
- 外媒:马来西亚海警扣留60名中国渔民
- 阜阳发布|曾在阜阳任职的他,拟任安徽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
- 8点见|【8点见】警方通报安徽铜陵市政协副主席持刀砍伤52岁女性
- 安徽铜陵政协副主席蒋叶贵刺伤一女性特定关系人
- 地铁|安徽积极打造的一条地铁线,设站33座,耗资309.34亿,分2段建设
- 安徽金寨|官方通报:一副区长旅游时意外身亡
- 东方网|一自驾游轿车在安徽坠河致3人亡,其中一人为武汉女副区长
- 安徽天堂寨一自驾游轿车冲断护栏坠河 致3人亡
- 奇趣游览大世界|安徽有望与宿州“合并”的城市,一旦成功,可能成省内又一大城!
- 合成洗涤剂|安徽这家学校和小吃店都摊上事儿了,餐具均被检出大问题,小心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