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看天下|这个适合拍悬疑片的朝代,又被马伯庸写出了好故事( 三 )


至于具体的情节、人物 , 则有虚有实 。 《两京十五日》中有四位主人公:太子朱瞻基、南京应天府捕吏吴定缘、南京行人司的小行人于谦 , 以及医女苏荆溪 。 后三人 , 是朱瞻基两京之行的旅伴 。
据历史记载 , “蟋蟀皇帝”朱瞻基酷爱斗蛐蛐 , 延续父亲的仁政思想 。 但至于他作为朱棣给予诸多偏爱的孙子 , 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 后人不得而知 , 但马伯庸却给出一种有趣的可能:是这趟两京之行改变了身负重任的宣宗 。
于谦 , 原型便是那首选入课本的诗歌《石灰吟》的作者:“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历史上 , 于谦虽是文人 , 但生性刚烈耿直 , 曾在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叛时随朱瞻基亲征 。 汉王投降后 , 于谦奉宣宗之命 , 声色俱厉地数落汉王罪行 , 吓得朱高煦趴在地上抬不起头 , 不停发抖 。
《两京》里 , 于谦和朱瞻基之间的相识和经历是虚构的 。 书里 , 宝船爆炸、太子意外死里逃生 , 捕吏吴定缘怀疑他是制造爆炸的凶手 , 将太子扭送到锦衣卫 , 在此碰上了于谦 。 虽然情节属于脑洞 , 但于谦忠诚、刚正不阿、爱讲儒道 , 甚至近乎木讷的性情 , 与史料记载相似 。 “我比较喜欢于谦 , 而且在这个角色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 , 于谦的历史地位太高了 , 写他的话就不能太过放开、太编排 。 ”马伯庸说 。
吴定缘和苏荆溪则是纯属虚构的人物 , 马伯庸在塑造他们的时候综合参考了不少民间小说 。
朱瞻基和吴定缘这两个主要角色 , 一实一虚 , 身份一高一低 , 设定颇具错位感 。 太子落难 , 遇上一个侦查推理能力极强 , 但却对什么都无所谓、每天烂醉如泥的小捕吏 , 在逃生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马伯庸说 , 相比大人物 , 他更喜欢写小人物 ,“很多东西大人物看不到 , 对于社会的真实情况 , 大人物一定带着自己的立场、带着自己的偏见 , 而且有时候他得到的信息是扭曲的 。 ” 历史话题之外 , 马伯庸现在感兴趣的话题有法律领域和农村题材 , “很多问题只有深入农村基层才能得到解释” 。
这种偏好也带到了《两京》中 。 与背景设定在宫中的《长安十二时辰》不同 , 马伯庸这次将笔力集中在民间 。 朱瞻基原本将迁都、废漕视作理所当然 , 但在逃生的过程中 , 他一边体验民生疾苦 , 一边厘清了“自己究竟得罪了谁”——不仅是想篡位的叔父 , 还有为北境安全着想、反对迁都的大臣 , 依附漕河而生的商人和工人 。
《两京》中的反派 , 并非生性“坏” , 而是为了“利” 。 对于底层人物 , 譬如白莲教的描写 , 马伯庸展现出体恤和关怀 , 他笔下的教众 , 大多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而抱团取暖的底层可怜人 。
难免有读者拿《两京》与大热的《长安》相比 。 在马伯庸自己眼里 , 这背后自己其实是成长了的:“一个是叙事技巧 , 一个是人物塑造 , 还有就是对于历史情怀的表现 。 《长安》表现得很浅、很隐晦;《两京》除了故事外 , 还有对京杭大运河的一些描述 , 以及京杭大运河对于明代政治经济影响的一些探讨 。 我觉得这是现在我想表现的 。 ”
历史小说的“现代精神”
《两京十五日》与《长安十二时辰》有着相似的快节奏:前者是15天内北上回京的“大冒险” , 后者是12小时内阻止长安毁灭的紧急行动 。 “历史可能性”外 , 两部作品的悬疑元素同样显眼:紧凑的叙事节奏 , 惊险、刺激、扣人心弦的剧情 , 如同电影画面一般的情节描写 。
《长安十二时辰》评论区里 , 有人称之为美剧《反恐24小时》的长安版 , 也有人说有“《达芬奇密码》的既视感”;有人看了《两京》后 , 给出“一部有着好莱坞内核的历史小说”这样的评价 , 还有人推测 , “这本书就是为了影视化而写的吧?”
VISTA看天下|这个适合拍悬疑片的朝代,又被马伯庸写出了好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