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看天下|这个适合拍悬疑片的朝代,又被马伯庸写出了好故事( 二 )


于是 , 他决定再写一部明代背景的小说 , 便有了《两京十五日》 。 这个近70万字的小说 , 灵感源头是《明史》一段不过46字的记载:“夏四月 , 以南京地屡震 , 命往居守 。 五月庚辰 , 仁宗不豫 , 玺书召还 。 六月辛丑 , 还至良乡 , 受遗诏 , 入宫发丧 。 庚戌 , 即皇帝位 。 ”
用马伯庸的话来说 , 明宣宗登基 , “在历史上不算最复杂 , 但绝对是最匆忙的一次” 。
明仁宗朱高炽在1424年8月登基 , 不久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迁都回南京的事宜 , 不料 , 1425年 , 从2月到5月间 , 南京屡屡地震 , 次数高达30次 。 当时的太子、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奉命南下 , 安抚民?心 。
VISTA看天下|这个适合拍悬疑片的朝代,又被马伯庸写出了好故事
本文插图

明宣宗 朱瞻基 (@视觉中国 图)
5月11日 , 仁宗病倒 , 中官海寿紧急出京召还太子 。 两京之间相隔两千两百余里路 , 在交通不甚发达的明朝 , 朱瞻基6月3日就抵达良乡接旨 , 一周后登基 。
至于朱高炽为何重病 , 朱瞻基如何回宫、路上的见闻经历 , 并无准确记载 , 众说纷纭 。 马伯庸通过史料推测 , 他可能是通过“水运” , 即京杭大运河回京 , 并大开脑洞 , 为太子设计了一场两京之间的“大冒险” 。
设定有险 , 也是根据《明史》中另一段记载做出的延伸:“未几 , 仁宗崩 , 宣宗自南京奔丧 。 高煦谋伏兵邀于路 , 仓卒不果 。 ”也就是说 , 太子的叔父朱高煦觊觎皇位 , 有谋反的意图 , 不过伏击太子的行动没有成功 。
马伯庸觉得 , 写作《两京》最难突破的地方 , 在于这个故事的结局已经固定 , 历史不能改变 , 要保证读者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仍然愿意一口气看完 , 得靠脑补和推理出的逃生桥段 , “一路上基本各种生死 , 每次他一定死里逃生 , 但桥段不能一样 , 每次遇险的方式、逃生的手段和细节也不一样” 。 因此 , 有媒体认为《两京》像明代的“公路片” 。
在完成两本与明朝有关的书籍后 , 马伯庸对于这个时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
“明代是古典中国和近代中国的交接点 , 它呈现出维度非常多的复杂性 。 ”他告诉本刊采访人员 , “明代的皇权变得非常强大 , 科举选拔制度极其成熟 , 同时又具备了一些近代元素 , 比如资本主义萌芽 , 美洲的玉米、辣椒传入中国 , 出版业很发达 , 几乎和现在没有任何区别 , 产生近代和古典的碰撞 。我喜欢明代 , 是因为它呈现出的一种复杂性 , 和我们现在有一种连接的感觉 。 ”
VISTA看天下|这个适合拍悬疑片的朝代,又被马伯庸写出了好故事
本文插图

皇都积胜图局部 , 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盛景况的再现 。 (请将手机横置观看)(@视觉中国 图)
“我喜欢写小人物”
马伯庸有个写作原则:大事不虚 , 小事不拘 。
这个风格也延续到了《两京十五日》 。 有了《显微镜下的大明》和充分的史料奠基 , 《两京》中的官府架构 , 金陵、苏杭、济南的风土人情 , 人物嘴里的方言和俗语 , 依附漕河(即京杭大运河)而生的产业和人 , 这些基于考据而填入的细节 , 营造出一个让读者极具代入感的年代氛围 。
大事不虚 , 即故事大框架真 , 还原历史的细节也真 。
“我觉得写小说最重要的职责是把读者带入到你所创建的情境里来 。 ”马伯庸认为 , 写历史小说想让读者沉浸其中 , 就是靠细节 。
他以货币举例 , “你让他(人物)说自己花了多少钱 , 对读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 你必须说掏出多少两纹银 , 特定时代可能掏出一半宝钞、一半纹银 , 银子怎么交割 , 都要写清楚 。 包括找钱 , 以前是拿剪子从银子上剪一块下来称一称重量 , 够了重量之后才给你 。 ”这种对现代人而言已经很陌生的货币交易方式 , 描绘得越细致 , 越容易让读者信服 , 从而进入到作者笔下的时代 , “其实是个催眠的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