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看天下|这个适合拍悬疑片的朝代,又被马伯庸写出了好故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这个适合拍悬疑片的朝代 , 又被马伯庸写出了好故事
写在前面:文末有抽奖送书活动 , 欢迎参与!
撰文 | 本刊采访人员 罗婞
编辑 | 沈佳音
“我喜欢明代 , 是因为它呈现出的一种复杂性 , 和我们现在有一种连接的感觉 。 ”
见到马伯庸 , 是在一个周六的上午 。 比起前几年 , 他瘦了不少 , 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 , 面容有些疲惫 。
他的新书《两京十五日》于今年7月出版 , 8月中下旬 , 他开启了北京上海间奔波往返的“双城”生活 , 见媒体 , 见读者 。 这本书讲的是明朝太子朱瞻基在15日之内从南京回北京奔丧的传奇故事 , 其中夹杂着对迁都、漕河等历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
当马伯庸开始谈话 , 他身上的疲惫感消失了大半 。 聊起自己的创作和对历史的兴趣 , 他条理清晰、滔滔不绝 , 又变回互联网上那个博学、风趣、健谈的“马亲王” 。
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风起陇西》算起 , 这位以高产著称的作家至今已写了20多本书 , 主题跨度广泛 , 既有历史、悬疑 , 也有推理、科幻 。 和惊人写作速度相伴的 , 是他对不同知识领域广泛的兴趣 , 以及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 更让人惊叹的是 , 从热度和商业角度来看 , 身为创作者的马伯庸也一直很顺利 , 从网文圈一步步走到大众面前 。
除了“马亲王” , 马伯庸还有个广为人知的称呼 , “鬼才” 。 除了自带网感、擅长用梗、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描写外 , 更多的是因为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不过脑洞背后也有史料支撑 。
这就是马伯庸作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历史可能性写作” 。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 “我发现在历史缝隙中有许多可能性可以挖掘 , 这些猜想未必是真的 , 但值得用想象去填补” 。 对此 , 豆瓣读者“常州秦某”有一个精妙的比喻: 在历史的缝隙间闪转腾挪 , 史料不足用考据 , 考据不足用脑补 , 在史料的表象之下勾勒出巨大的冰山 。
真实历史大势的缝隙之间填入无数亦真亦幻的细节 , 最终构成马伯庸笔下既古典又现代的世界 。 《风起陇西》如此 , 《长安十二时辰》如此 , 新作《两京十五日》亦如此 。
本文插图
马伯庸
我们与明朝 , 其实并不遥远
这两年 , 由于《古董局中局》和《长安十二时辰》的影视化 , 马伯庸“破圈” , 成了炙手可热的作家 。 但他偏偏自我降温 , 没有延续《长安十二时辰》同类型的写作 , 让自己“火上加火” , 而是写了本类似年鉴学派的历史科普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 。
《长安十二时辰》火了之后 , 马伯庸感到的却是恐慌 。 “我担心会不会迷失其中 , 就停下来 , 后退一步 。 ”他告诉本刊 , 之所以写与《长安十二时辰》完全无关的《显微镜下的大明》 , 是为了“让自己冷静一下” 。
写作《显微镜下的大明》 , 是因为机缘巧合 。 马伯庸当时接触到一份比较罕见的徽州文书史料 , 本打算写一个几百字的介绍 , 结果最终成稿4万多字 。 这篇文章刊登后 , 同类资料越找越多 , 他想 , “那算了 , 出本书” 。
这本书就是《显微镜下的大明》 , 由六个大明民间底层的案子组成 , 以小见大 , 通过故事介绍了明朝基层的工作状态、管理制度 。 和之前能大开脑洞的历史可能性小说不同 , 这本历史纪实类作品让马伯庸写得非常辛苦 , 读文献、找专家、实地探访 。 这项大工程完成后 , 他琢磨着 , 搜集了这么多资料 , 单写一本历史科普类书籍 , 好像有点可惜?
这本书也让他“憋得很难受” 。 “因为是纪实 , 所以我不能编 , 必须按照史料的记载来写 , 有时候会失去很多戏剧性 。 按照现实发展 , 一件事可能写着写着就没了 , 我会想 , 如果这件事再发展下去 , 可能戏剧性更强、更好看 , 但没办法 , 我不能改 。 ”
推荐阅读
- 天下车库名车超市|别克GL8 电子电器定制改装 | 天下车库敬邀品鉴(音响改装)
- 喜剧西西|国庆中秋假期, 超过5万多游客来访, 永州这个地方立名了
- 心脑血管|喝醋能降血压?很多人都被这个传言骗了许多年
- 心理健康|喝酒后怎么快速解酒,看完这个再也不用担心喝醉!
- 长春日报|重磅!长春这个区将有大动作
- 神秘|这个未解之谜每年都会出现一次,游客们尖叫不已
- 儿童饮食|常给娃喝这个汤,它的含钙量高吸收率比钙片还好,半年长高5厘米
- 穿搭日记|湖北这个闻名的5A景区, 适合带着全家人一起来旅游, 你知道是哪吗
- 老蒋书房|茶会凉,人会变,心会寒,情会断(大实话)
- 烹饪|昆布卤秀珍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