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低估了中国的潜力,中国高估了美国的价值观( 三 )
当然 , 你可能会说 , 这都几千年以前的事 , 跟如今的世界早就不搭边了 , 但我要说的是 , 正是由于这种大统一思想的传承和规划 , 使得无论什么时候 , 中国人都对每一个地方的互联互通都十分看重 , 这不仅仅是执政者的意愿 , 而是发自底层社会的商业需求 。现在只要一提到顶层规划等 , 很多人就觉得是计划经济的遗留 , 我可以这样说 , 中国人的血液里 , 流淌着的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商业的血液 。 中国为什么历史以来都重农抑商 , 这恰恰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商业欲望过强导致的 , 早在战国时代 , 中国的商人吕不韦就可以凭一己之力把嬴政推上皇位 。 如果一个社会商业永远都发展不起来 , 那还抑商干什么?一个最早发明纸币 , 最早开创了陆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 , 其商业基因是与生俱来的 , 我们用瓷器、丝绸和茶叶 , 以及诸多小商品 , 赚了西方上千年的银子 , 以至于对工业革命带来的赚钱机会都无动于衷 , 甚至是排斥 , 错过了适应世界变化的机会 。就像现在资源型国家 , 靠卖石油就能过好日子 , 还搞什么改革、创新呢?只不过当年我们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 , 可不是靠天上掉馅饼得来的 , 技术含量都是非常高的 , 其对国家和商业的影响和重塑也就完全不同了 。 也就是说 , 如今的中国 , 才正式从瓷器、丝绸那个商业时代醒过来了 , 开始完全的拥抱工业化时代的新的商业文明 。其实回到高速公路的问题 , 我想说的一个观点是 , 中国1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 , 只是中国整个商业运行体系的浓缩 , 从历史文化 , 到工业发展 , 再到政府效率 , 以及底层社会对生活、商业的需求等等 , 有很多东西 , 看上去我们是从西方学的 , 但其实仅仅是西方的发展 , 激发了我们内心最原始的“基因”而已 。五工业社会发展到今天 , 其交易之频繁 , 分工之细 , 已经超乎想象 ,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 任何排斥交易和不重视分工的行为 , 都注定会失败 。 这其实也是苏联计划经济为什么走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 因为缺少了交易这个主体环节 , 分工和生产的作用被大大的抑制和削弱 。很多人理解的交易仅仅是一个买卖过程 , 但交易最根本的作用是建立持续的分配机制 , 如果没有交易 , 整个社会的分配系统就会紊乱 , 不管你生产多少东西 , 最终都难以持续 , 因为你不知道分配给谁 , 你不知道谁是最需要物品的一方 , 你不知道每个人愿意为自己的需求承担多少成本 。也就是说 , 商业社会的第一个特点是对外交易 , 第二个特点是对内分工 ,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 有一些时候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战争等 , 导致对外交易的暂停或对内分工的失败 , 但从长期看 , 对外交易一定是越来越频繁 , 而对内分工一定是越来越细 。关于交易和分工 , 我再举个现有国际市场的例子 , 比如三十年前 , 全球货物贸易总额只有3万亿美元 , 而到了去年 , 全球货物贸易总额已经飙升到了接近50万亿美元 , 短短三十年间 , 贸易额飙升了超过16倍 , 如果一个国家无法进入到这样一个规模的交易当中 , 那么很快就会遭遇困境 , 丧失诸多利益 。再拿分工来说 , 三十年前 , 全球贸易当中 , 制成品贸易占比超过了70% , 而三十年后的今天 , 制成品贸易只占到总贸易的不足30% , 也就是说 , 全球的分工体系已经细到了如果没有分工协作 , 全球70%的产品都无法完成 , 而这个比例在三十年前 , 只有30% 。可以这么说 , 现在的国际贸易 , 并不是谁生产汽车 , 谁生产飞机 , 谁生产袜子的问题 , 而是谁生产轮胎 , 谁生产发动机 , 谁生产玻璃 , 谁生产电子仪表 , 谁生产布料等的问题 。 人类的工业化 , 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不协作 , 就难以运转的时代 。这就要提到美国针对中国的“脱钩”问题 ,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 谈“脱钩” , 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 , 也是难度极大的 , 因为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 , 随便拿出一个工业制成品 , 都很难独立完成生产(中国可能独立性会好一点) , 因为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零部件环节很大的可能是在其他国家 。当然 , 你可以说为了“脱钩” , 可以把这些环节都转移至本国或其他市场 , 但问题是 , 这不仅需要时间成本 , 而且需要其他环节的支撑 , 等你都搞定了 , 结果发现 , 你违背了“分工”原则 , 由于一个环节的变化 , 制成品的生产成本可能突然间涨了20% , 生产效率就降低了 , 市场竞争力就迅速下降了 , 就会被踢出现有市场 。 导致想要的安全感并没有得到 , 反而连原有的利益都失去了 , 毕竟资源是有限的 , 干这个就不能用来干那个 。就拿这次疫情来举例 , 德国算是工业能力非常强大的国家了 , 很多低端制造德国都看不上 , 但由于疫情的影响 , 德国下定决心进行“口罩生产本地化” , 德国政府可不是随便说说 , 而是真的拿真金白银去补贴德国的生产商 。当时 , 德国很多婚纱公司、时装初创企业 , 甚至咖啡过滤器生产商等500家德国公司转型生产口罩 。 结果呢 , 一个多月后 , 宣告失败 , 因为生产口罩的机器还得从中国进口 , 整个生产出来的口罩价格 , 最便宜的也是中国的两到三倍 , 然后就放弃了生产 , 又开始从中国进口了 。其实我这里并不是说中国制造不可替代 , 我们还要继续往下思考 , 分工的细化 , 并不仅仅是拼成本的问题 , 而是分工细化到一定程度 , 就变成了超额利润 。比如中国虽然有制造更大规模口罩的能力 , 但口罩市场的利润 , 一直以来大部分都被美国的3M公司给赚走了 。 我此前也说过 , 中国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 , 用瓷器技术 , 赚了西方难以计数的白银 , 但今天最贵的瓷器 , 都是欧洲人生产的 。 再比如茶叶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 , 但现在整个中国的茶叶企业的产值 , 还不及英国人创立的立顿(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一家的产值 。
推荐阅读
- 美国总统可以罢免军队的将领吗?
- 富士康等苹果供应商被施压:将30%业务搬出中国
- 外媒评述:国际人权论战中国反守为攻
-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如中国?
- 金灿荣是一个非常虚假的人
- 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了?
- 大桥|中国戒备最森严的大桥,从这路过不得停留,武警24小时轮流值班
- 别了,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
- 美国的“一人纳税,全家受益”原则
- 别了,布兰斯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