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焦DeepFocus|马力克最美十五个镜头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马力克最美十五个镜头
---
翻译 | Quentin(广州)
Irelyn(武汉)
校对 | Yiwen(纽约)
审读 | 李不晚 (巴黎)
终校 | MelroseRui(武汉)
编辑 | Silvia(蒙彼利埃)
“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公司从未卸下其责任 , 坚持提醒世人就算在糟透的日子里 , 世上仍存留着美 。 就在2016年7月 , 它发行了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拍摄于2005年的史诗巨作《新世界》(The New World) 。 这部电影首度发行时并未引起观众共鸣 , 直到现在有些人也觉得影片过于慢热 , 但没有人否认过它精美的视觉效果 。 影片的拍摄手法显然是马力克式的:《新世界》由他长期以来的合作伙伴艾曼努尔·卢贝兹基(Emmanuel Lubezki)掌镜 , 后者曾多次问鼎奥斯卡 。 但毫无疑问的是 , 导演本人的视觉敏锐性塑造了影片的影像风格 。 他的眼睛为美景而生 , 他富于耐性和细致的每个举措 , 以及他出了名的对自然光的使用和戏剧化地点(是在美国的中心地带或是在异域偏远的丛林)的选用 , 直到今天 , 依然传奇 。
本文插图
电影《圣杯骑士》美国版正式海报
马力克在《新世界》中采用了一种极内敛的传达方式 , 在他最新的作品《圣杯骑士》(Knight Of Cups)中 , 这种内敛的程度被再次加深 。 它看上去有些像“到过这里 , 做过什么”的感觉——有了更多旋转着的女孩的漂亮特写 , 同时伴随着写本式的 , 呢喃着信仰、上帝和神父的画外音 。 但是实际上 , 早在人们回过味前 , 电影自身已内置了戏剧化的割裂:这确实是马力克第一部以城市为根本的电影 。 这对于其他导演或许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 但是马力克常被人误读为是相比起人对自然更感兴趣的导演(其实他最有力度的电影聚焦于这两者的交互关系) , 他的电影总是缺少了立交桥 , 制片厂和洛杉矶的露台派对等等城市气象景致 。 除开以上种种 , 《圣杯骑士》依然是一部摄制精美的影片 。
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了马力克电影的伟大并不在于微观的东西 , 而是在于他将分离的镜头组合的手法 , 最终织就了熠熠发光的挂毯 , 如同他的《新世界》 。 这份介绍马力克最佳独立镜头的名单看上去是奇怪又反常 , 但它确能自圆其说 。 列表中的并不是最为马力克式的镜头 , 不是他最为著名的镜头 , 也不是他最美的镜头——但如果不这么选 , 到最后 , 你哪怕选疯了都还能剩下1000个备选 。 被挑选出的15个综合性地包含了不同的马力克式的元素 , 有着更强的主题传达意向 。
以分钟为单位来检验这项工作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 几乎没有一位导演的作品集锦可以顶得住如此仔细的筛查 。 但是马力克(过往的)艰辛的尝试意味着你可以用多种方式将他的电影分割开来并且依然可以找到许多让你惊艳的东西 。 无论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用燃烧的房屋象征火 , 用水下游泳象征水 , 用厚厚的叶子 , 沙砾和泥土象征大地 , 用田野上的麦浪和抖动的发丝象征风—— 或是他的角色们如同舞者般移动 , 像磁铁一样相吸相斥 , 马力克最美好的特质是他“ 讲述而不讲解”。 以下就是马力克内蕴最为丰富的15 个镜头 。
本文插图
燃烧的玩具屋——《穷山恶水》(Badlands)(1973)
DP:塔克·藤本(Tak Fujimoto) , 斯蒂文·拉纳(Stevan Larner) , 布瑞恩·普洛宾(Brian Probyn)
马力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大地 , 风 , 火和水——的隐喻表达贯穿了他每一部电影 。 一方面 , 在他的处女作《穷山恶水》中 , 这种手法的使用是最为反常的 , 但同时也为他在后续影片中继续这种手法做了铺垫 。 霍莉(Holly)(西席·斯贝斯克饰)(Sissy Spacek)的玩具屋镜头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马利克在不久后要炸掉这个房子的爆心投影点的作用 。 这就是霍莉的情人基特(Kit)(马丁·西恩饰)(Martin Sheen)在谋杀了她的父亲(沃伦·奥兹饰)(Warren Oates)后掩盖他的罪行的结果 , 它象征着童年和纯真的殉葬 , 同时也是反体制 , 反社会式反叛——典型的亡命情侣跑路的套路——辛辣的讽刺在于霍莉和基特所倚赖的浪漫主义式的反叛实际上是极为幼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