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宋|脱口秀大会观后感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脱口秀大会观后感
趁着放假 , 我看了半集《脱口秀大会》 , 就是罗永浩说“真还传”那一集 , 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
1、这部网综广受好评 , 而且还火了李雪琴 , 我就不用评价它好不好了 , 因为早就被人民群众定调了 。 但我个人除了罗永浩那一段之外 , 其实没怎么笑 , 后来我想想 , 应该是我的背景知识不够 , 导致很多梗无法理解 。
脱口秀也是一种沟通 , 双方必须有对等的背景知识 , 但我十多年没看过综艺节目 , 早就跟综艺节脱离关系了 , 所以很多梗背后的知识我不知道 , 这就导致我觉得这一集没啥好笑的 。
比如王建国说李雪琴和他的关系的时候 , 我一脸懵逼 , 后来我才知道李雪琴是他的搭档 。 不过我个人观感根本不能代表所有人 , 所以我相信脱口秀大会做得很好 。
2、第二个强烈的感受是关于个人发展的 。
我们在2015年做“甲方闭嘴”的时候 , 就把李诞拉进我们当时的创作团队了 , 李诞那时不过是一个奥美离职的文案 , 也算是我的前同事 , 虽然我们只是聊过几句天而已 , 此后再无交集 。
我那时看过李诞写的一部幽默小说 , 当时觉得他挺逗的 。 但在奥美是没法靠段子成名的 , 东东枪成名也不是因为奥美 , 而是因为微博 。 李诞那时在微博上也有不少粉丝 , 可是微博并没有让他爆红 。
后来的脱口秀才是他最合适的舞台 。 同样的才华 , 进入的领域不同 , 结果就全然不一样 。
3、当然这种感觉 , 同样在罗永浩身上应验 。
即使是把过去我觉得好笑的脱口秀演员全数出来 , 我还是觉得罗永浩最有才华 。
老罗的个人才华毋庸置疑 , 但他过去的问题在于选择了他不擅长的领域 , 其实这也是一种人性的通病: 在一个领域成功了 , 就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 , 所以就想去挑战一下其他领域 , 而完全不考虑自己擅长什么 。
【小马宋|脱口秀大会观后感】罗永浩能写、能骂、能说 , 但他过去偏偏不想靠这些发展 。 管理运营一个实体公司 , 并不是他擅长的 。 不过还好 , 不管是迫于无奈还是认清了现实 , 他终于去做了他擅长的一件事 。 我也不是事后诸葛亮 , 我在一年前就写过 ,, 以及另一篇文章
4、比如杨天真 , 两年前我第一次跟她见面的时候 , 就感受到她个人的气场和能力了 。 但这依然是一种超级个体的能力 , 她的才华可以用在演艺、直播、脱口秀大会这样的地方 , 那正是一种完美的战略设计: 战略设计的核心其实没多少字 , 就是对个人来说要“扬长避短” 。
而如果是竞争战略 , 不仅要扬长避短 , 最好还能让对方被迫处于不利的境地 。
杨天真的个人发展战略是正确而成功的 。
5、我在脱口秀大会里还看到了周奇墨 。
今年春节我参加知识春晚 , 跟周奇墨也有几次交流 , 我跟他讲了我对脱口秀行业的看法 。
虽然有这么多成功案例 , 但如果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的话 , 我对脱口秀持保留态度 。 不是说做脱口秀没有前途 , 而是要想在这个行业中做到出人头地太难了 , 这跟演员这个行业差不多 。 而无法成为知名脱口秀演员 , 自己的生计就很难保障 。
比如学美术 , 虽然成为知名画家也很难 , 可是社会上有大量可以吸纳美术设计的岗位 , 让学美术的人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 , 它从概率上来说比做脱口秀演员要好 。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性计算 , 如果你就是特别喜欢脱口秀 , 结果怎样都无所谓 , 那从事这个行业也挺好 。
6、好多年前 , 我觉得中国的脱口秀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 因为在国外讲脱口秀的内容 , “性”和政治战了很大一部分 , 而这在国内都是没法讲的 。
不过今天来看 , 虽然很难 , 也依然有萌芽了 , 希望它也能慢慢发展起来 。
7、这几天在家里无非是睡觉、做饭、看书、工作、陪家人 , 偶尔去北京周边转一转也是冷门景点 , 比如法海寺、凤凰岭、国子监、杏坛美术馆等等 , 热门景点估计是报复式旅游 , 可能要宕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