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卧底英国低薪行业:在亚马逊工作,一点小病痛都罪不可赦

_原题为卧底英国低薪行业:在亚马逊工作 , 一点小病痛都罪不可赦
一、小镇上来了东欧移民大军
鲁吉利是斯塔福郡的一个小镇 , 这座市镇景色破败 , 宛如伯明翰或舒兹伯利等大中型城镇的可怜手足 , 永远被冷落在一旁 。 这小地方像是不会发生任何大事 , 就算原子弹横过伦敦上空 , 大概也会像没事般照常过日子 。 镇上那些脸色苍白又邋遢的人 , 仍会无精打采地进出慈善义卖商店 , 到市区大街上的餐厅外带食物 。 来来去去的可怜人 , 捧着不稳的饭碗 , 待遇欠佳 , 不论对当今或未来的政治人物来说 , 这些人都毫无存在感可言 。
鲁吉利难以获得什么关注 , 因为英格兰中部和北部遍布这样无足轻重的小地方 。 休假时 , 我常到大街上的小咖啡店里喝咖啡 , 店内采光明亮、舒适宜人 , 正面的大窗户洒进大把清晨 的阳光 , 在红白格纹桌布上形成黯淡的粉色反光 。 菜单简陋 , 只供应全套英式早餐:面包夹培根和香肠 , 甜点是烤苹果奶酥佐蛋黄酱——整间店充满老旧气息 , 两座塑料置物柜塞满了廉价软糖、大黄和奶冻卷 , 歪歪斜斜自墙边向天花板堆上去 , 加重了时光迟缓的气味 。 小咖啡店气氛慵懒、与世无争 , 沿大街往下走几步 , 连锁咖啡店Costa却总是人满为患 , 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光景 。
这家小咖啡店平日门可罗雀 , 只有寥寥三四个人光顾 , 上门的人大部分都和老板有交情 。 店里开着声音微弱的收音机 , 几乎沦为背景音 。 也正因为整家店气氛宁静 , 一旦有人开口 , 就会把整间店的人都拉进对话里 。
“各位 , 今天国家彩券加码 , 3300万镑啊 。 ”某天下午 , 一位年轻女士一边推着婴儿车进门 , 一边宣布道 。 她身上的大衣还 惨兮兮地飘在门外 , 随着微风来回拍打 。 “你下了多少?”她问老板 。 老板是位丰满的中年女士 , 年约50岁 , 总是一脸忧心 。
“最近镇上好冷清 , ”老板回答 , “连超市都没什么人 。 ”
我向那位年轻女士搭讪 , 询问镇上的就业情况 , 她坚定地表示 , 亚马逊里面“都是东欧人” , 和我所知相去不远 。
“他们都从伯明翰搭火车来 , 成群结队地下车 , 让人以为这儿是国外的车站 。 听说 , 有人睡在运河桥下面 , 反正就是那类的地方 。 ”
这时 , 店里一位驼背的老太太尖声加入谈话 , 用一种满是同情的语气表达对鲁吉利涌入外地人的看法 。
“我觉得这不是文化差异……我是说 , 他们就是没钱 。 这些人也很穷……有点像我们 。 只是他们决定乘上巴士来英国 , 到亚马逊讨口饭吃 。 其实他们的处境很容易理解 , 真的 。 ”
话说完 , 老太太稍微挺直肩膀 , 摘掉眼镜、眯起双眼 , 缓缓摇头 。 “真的不难理解 。 尤其是那些十八九岁的女孩子 , 从远方而来 , 就为了从早到晚的工作 。 ”
推婴儿车的女士告诉我 , 当年亚马逊进驻鲁吉利时 , 可是“轰动全镇的大事” 。
亚马逊带来了大量工作机会 , 结果这儿谁都没拿到 , 对吧?反而让大家不满 。 听说因为休息时间之类的 , 很多人都不想干了……就是叫你在手臂上戴个东西 , 连你走了几步都知道 。
这位女士愤愤不平 , 不过炮口倒不是对着移民工人 , 只是不满亚马逊比较喜欢雇用外国人 。
“他们才没想过要请本地人呢!”我走之前 , 她又指摘到 。
“是没想过 , 还是请不到?”
“亚马逊看起来就没用过本地人 , 虽然只是我的观察啦 。 ”
我问她 , 这边的理何矿场(Lea Hall Colliery)是什么时候歇业的 。
“说起来也有一阵子了 , 对吧?连发电厂都要关门了 。 ”
“六月要关 。 ”老板打岔道 。
“所以 , 有多少人要丢工作啊?”我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
推婴儿车的女士说:“听说大概有150个?还是发电厂要裁200个?”
老板说:“对 , 200个 。 ”
有两个二十几岁的失业年轻男子 , 偶尔也会结伴来店里喝茶 , 偷偷翻看《太阳报》(the Sun)和《鲁吉利纪事报》(the Rugeley Chronicle) 。 他们经常边吃午饭边抬杠 , 有时吃完了还去隔壁的酒吧续摊 , 继续争论不休 , 主题不外乎“那些整天坐在沙发上吃吃喝喝 , 也不肯工作”的“米虫” , 不免也会提到外来劳工问题 。 还有个啤酒不离手的失业男子 , 他本来是木匠 , 好几次一碰面就用瘦削的手揪住我的手臂 , 以粗嗄刺耳的嗓音说他儿子到处找不到地方住 , 都怪——这时 , 他往往突然压低声音——“那些东欧来的” 。
根据2011年的人口调查 , 鲁吉利居民中的外籍人士比例仍低于英国平均值 。 不过 , 从小酒吧结霜的玻璃窗往外一看 , 大街上有许多“罗马尼亚来的” , 宛若恐怖的乌云笼罩着全镇 , 隐隐夹带威胁 。 木匠先生说自己也有移民朋友 , 跟“那些人不一样” , 这些朋友都是“不错的人” 。 面对其他移民 , 他就“理也懒得理” 。 “他们来了这么多人 , 一下火车就一大堆 , 把工作都抢走了 , 本地工人要怎么活?”他会加强提问的语气 , 用满是烟渍的手指直戳向我胸口:“要到哪找工作啊?”
二、徘徊在私家侦探社门口的年轻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