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二 )

“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那为什么当时的人民对女排的胜利如此热情呢?因为当时的很多人真诚的认为 , 属于女排的 “女排精神” , 也是 “我们” 的精神 。 女排赢了 , 就像是 “我们” 赢了 。“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五、女排重新崛起 , 靠的是 “新女排精神” 吗?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 , 更准确的说 , 八十年代女排的 “夺冠” , 是一种 “旧” 生产关系的回光返照 。 当全社会各个角落的 “旧生产关系” 都崩塌了 , 女排精神无非覆巢之下 , 安有完卵?于是以电影《夺冠》中的郎平为例 , “左旋” 和 “右旋” 两种前行方向的矛盾欲言又止地呈现了出来 。 与其他人不同 , 电影中的郎平青年时就会思考 “前途” 问题 , 所以她自己很早就学会英语 , 也建议陈指导要以中国女排总教练为目标 。而身处美国的郎平 , 已经是一名认证的残疾人 , 全身上下没有一片骨头是好的 。 而她昔日战友 , 也早早因为癌症去世 。“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电影似乎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 , 但我替他们说出来 , “女排” 们为时代奉献了那么多 , 可是时代给了她们什么?这种质疑的声音 , 是八九十年代时 , 四十岁以上的人们在艰难中回顾人生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于是郎平成为了一名职业体育人 , 学会用属于个人视角的 “专业性” 和 “利益” 来重塑自己的动机 , 融入了新的时代 , 解决了自己曾经和时代的冲突 。 也通过个人能力 , 获得了最令她内心矛盾的成就——她带领的美国队击败了她出身的中国女排 。接下来的故事 , 就是郎平怎么带着新的思维、新的组织、新的技术、新的文化回到中国女排 , 把她们重新带领上了世界冠军的位置 。 其中最主要的戏剧冲突 , 就是郎指导怎么让这些年轻的女将们找到了自己打排球的快乐 , 找回了自己的主体性 。或许很多观众和我一样 , 看这后半段时 , 会有说服力不足的感觉 。 怎么新女排就从屡战屡败 , 一夜之间战胜世界第一的强敌了呢?靠重建人生理想 , 靠快乐排球?试问 , 巴西队的那些女将们 , 难道也不知道她们追求的是什么?当她们鼓动全场欢呼的时候 , 她们难道不懂得享受排球的快乐吗?凭什么世界第一的强队 , 就这么败给了一个二三流公认的弱队呢?“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必须得说 , 这一段在逻辑上是不给力的 , 与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一代女排因为奉献精神 , 在物质不足、身体素质不占优的情况下 , 通过更强的个人能动性 , 更努力的拼搏 , 更多的汗水和血泪 , 才赢得了胜利 。这反而符合唯物主义(科学)的推理 , 而后者的一夜转变 , 却更像是唯心主义(精神)的胜利 。我对新女排并不了解 , 也许真的就是电影所说的那样 , 但不符合自己当年的感受 。 我当年看到女排战胜巴西重回巅峰 , 还一度以为是拼搏、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重新回归 , 重新证明了自己呢 。“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这一段的真相 , 就留给读者们自己评判了 。六、“夺冠” 真的是女排精神的最高目标吗?按陈可辛导演的叙事逻辑 , “右旋” 的新女排精神 , 和 “左旋” 的老女排精神 , 在各自的时代赢得了同样的目标——“夺冠” 。 言下之意两个时代不需要互相否定 , 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 , 我们应该拥抱时代的变化 , 顺应新的文化和新的组织方式 。可陈导却仍然未对电影中的问题给出答案 , 为何这个时代不再看重女排的胜利 , 不再看重女排的精神了呢?我觉得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说得通的 。 《夺冠》电影中的郎指导 , 靠着 “快乐女排” 的思想让女将们找回了自己的主题性 , 最终赢得了胜利 。 但试问那些没有入选阵容 , 或是被筛查淘汰掉的女将们 , 也能都像领取金牌的女将们一样快乐面对排球吗?排球对电影镜头外的女将们 , 究竟是一门爱好 , 一块事业 , 还是一项职业、一门生意、一个将自己异化的运动呢?对于赢者全拿的锦标运动而言 , 快乐永远只属于镜头前的少数人 。 如同企业老板将每天睡四小时视作一种自我实现的奋斗时 , 那些封闭开发中看不到老婆孩子的码农们不一定快乐;如同美团的算法工程师们追求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时 , 一边闯红灯一边回复手机的外卖骑手不一定快乐;如同乔布斯在发挥着 “扭曲现实立场” 创造一个时代时 , 富士康产线上在工头dio声中一天组装三千件的员工不一定快乐……“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新女排精神”带来的快乐与自我成就 , 并不一定是 “我们” 的快乐与自我成就 。《夺冠》中老教练回想起66年拿到世界第九 , 不料十年没有球打 , 充满了遗憾 。 可职业运动员没有锦标比赛的时候 , 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中体育运动最丰富的时候 。“继承”还是“重构”?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