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临期食品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通过更换生产日期标签淡化临期概念 。 很多超市为减少因临期食品到期带来的损失 , 对于部分采购产品 , 多采取打折促销手段进行销售 , 比如 , 超市针对一些即将到期的产品 , 会根据库存提前一到两个月进行打折促销 , 比如 , 一款名为水溶C的饮料 , 距离到期还有一个多月时 , 超市按照市场价近六折的促销价格集中销售 , 效果不错 。 但有的地方超市 , 在针对熟食和自加工食品中 , 会通过改变标签生产日期来影响消费者的判断 , 进而实现销售目的 。 比如 , 在某大型超市 , 一款面包的生产日期和到期日期仅相隔一天 , 而同类其他产品的保质期一般都在三到五天 , 作为消费者 , 往往都是通过生产日期来评判产品新鲜度 , 一旦生产日期靠后 , 消费者对临期时段关注度就小很多 。 因此 , 商家在无需承担任何食品过期风险的同时 , 实现了销售的利润的最大化 。二是贫困家庭成为临期食品消化重灾区 。 近年来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收官阶段 , 社会扶贫成为扶贫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 各种社会公益组织、个人通过自己的方式深度参与到扶贫助困中来 , 而这也给了一些商家可乘之机 。 有的商家会将即将过期的产品无偿赠送给公益组织 , 有些商家则会将一些临期食品集中销售给爱心企业和个人 , 利用爱心组织对自己的商业行为止损 , 这些临期食品就大摇大摆地流入了贫困家庭中 , 而有些产品直接关乎儿童健康 。 相较于消费者对生产日期的关注 , 贫困群体要少得多 , 加上这些物品都是爱心捐赠 , 即便有些贫困群众发现了临期问题 , 也只是确保在临期之前食用即可 , 不会过多追究 。 这就给商家消化临期食品提供了更加安全、放心的途径 。对此建议:一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超市、商场熟食加工区域临期食品的查处力度 , 通过有效的监管遏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二是妇联、团委、扶贫等部门要强化对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团体个人的提醒力度 , 增强产品采购流程监管 , 同时 , 对已经采购或接受捐赠的爱心物资 , 要从速派发并提醒受赠群众尽快使用 , 防止贫困群众因食用过期产品而造成身体损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