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漫画人物到政治符号,“小丑”都经历了什么( 二 )
意味深长的九宫格分镜通过重写小丑的起源故事 , 阿兰·摩尔点出:是个人的悲剧性过往 , 造就了如今疯狂报复社会的小丑 。 (在2019年的《小丑》电影里 , 这也是最让人共情的部分)所以 , 他才执着于伤害蝙蝠侠与戈登 , 试图将那份悲剧与无力感强加于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 , 蝙蝠侠也拥有悲惨的起源 。 与小丑看似形成对应的他 , 却始终守住了原则 , 保持正派作风 。 似乎故事的主旨是“选择” ,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 决定各自成为什么样的人 。
小丑跌进硫酸池另一部重要的作品 , 是1986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 , 设定于平行宇宙的80年代反乌托邦社会(也许是对80年代里根政府的反映?) , 是一部中年布鲁斯以铁腕治罪犯、同体制彻底决裂、与政府乃至超人干架的成人爽漫 。
《黑暗骑士归来》一举打开所谓“图像小说”局面 , 令漫画走进北美书店、受主流关注 。它也是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与扎克·施耐德《蝙蝠侠大战超人》的主要灵感来源编剧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 , 也是《罪恶都市》《斯巴达300》作者)擅长描绘内心挣扎做派粗粝的主角 , 在系列历史上 , 《黑暗骑士》里蝙蝠侠的作风都堪称极端 。他攻 击警 察、使用枪支 , 在全国大停电时组织崇拜自己的罪犯暴力维持哥谭秩序 。 也只有在一个犯罪猖獗、行将崩溃的哥谭市里 , 愤怒出格的蝙蝠侠才得以成立 。
对过去数十年来熟稔并喜爱这个角色的读者来说 , 这是种释放和浪漫;而在无法接受这种设定的人看来 , 这样的蝙蝠侠痴迷于控制与秩序 , 无异于“法西斯”“暴君” 。
第四幕同超人大战的名场景 , 蝙蝠侠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悲壮感全书分四幕 , 小丑主要出现在第三幕 , 他被蝙蝠侠的复出所吸引、实施犯罪计划、与蝙蝠侠战斗 , 最后于行将失败时自杀 , 为世人制造蝙蝠侠杀人的假象 。米勒这部漫画里借电视评论提到:蝙蝠侠-小丑是共生的一对 , 一方消失 , 另一方也会收手 。 这种私人的关系 , 给小丑的故事增添更多戏剧性 。
“他们会为此(杀我)而杀了你……而且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你其实没这个勇气 。 ”是体制的暗影真正将小丑推向大众的 , 恐怕还是要从2008年诺兰导演的《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说起 。
在《黑暗骑士》 , 除上文提到的“蝙蝠侠-小丑”二元对立在故事中延续 , 小丑本身开始具有模糊的政治色彩 , “行动”之外 , 有更多“表达” 。
小丑后来还在1966和1989的《蝙蝠侠》电影里出现 , 恺撒·罗摩洛(左五)、杰克·尼克尔森(左二)饰演的小丑无疑出彩 , 但并未跳出漫画中的框架 , 对现实政治也无太多指涉诺兰的小丑有“漫画式”的夸张:极致的邪恶、没有逻辑和理性的动机、不被他人理解 。 但在诺兰的制作笔记中 , 他也说目标是把他打造成一个“具有现实感”的反派 。 的确 , 每句癫狂的“Why So Serious”之下 , 他都有一套相当完备的计划 。
譬如用假消息害死女主击垮哈维·丹特、利用假身份手下制造袭击、给邮轮安排遥控炸弹 , 这些都是相当有头脑的人才能构想出的计划审视《黑暗骑士》主角蝙蝠侠的政治动机 , 会发现他回归了都市义务警员的经典形象 , 以法律的名义用非法的行动惩罚罪犯 。 靠强大的内心约束自己 , 在随时失去警察信任的边缘游走 。蝙蝠侠相信作为百万富翁 , 当一个装备精良的蒙面义警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好 。 但他不负责解决社会问题、不推动社会变革 , 只处理社会衍生的、警方无力约束的犯罪行为;因此 , 有学者将蝙蝠侠故事呈现的政治理念称为一种“叛逆的新保守主义” 。
也正因如此 , 讽刺蝙蝠侠这些矛盾之处的小丑才有趣 。 哲学家齐泽克(Žižek)称他为全片唯一“掌握真理的人” , 明白让社会各阶层和平相处的基础是权宜、谎言和压迫 。小丑不仅嘲笑蝙蝠侠的价值观 , 甚至对哈维·丹特、对整个哥谭的警察、对两艘船上数千个人也这样做 , 玩弄整个社会彼此信赖的基础 , 进行拷问人性的社会实验 。
推荐阅读
- 娱乐大起底|考研最后60多天, 你的温习还顺利吗? 政治背完了吗?
- 语文沦为无病呻吟,因为缺了灵魂:政治
- 复旦教授怒对追星族,恰恰学的台湾政治智慧
-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千百年经济总随政治、宗教而起落
- 千百年经济总随政治、宗教而起落,中国止损点?
- 新冠疫苗何时可用,不只是科学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 车辆知多少|五年级上册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细心挖掘老师的美
- 80年代的讽刺漫画,现在已经无人敢画了!
- 香港|揽炒派滥用司法复核,助长司法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