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59枚奖牌与35亿元年收的优势转换——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突围纪实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采访人员赵杰、王木者
59枚奖牌与35亿元年收的优势转换
——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突围纪实
图为位于昌黎县的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的葡萄园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 赵 杰摄
那块亮闪闪的金牌,经常会让司徒军回想起不久前一场难忘的比赛 。
一年一度的G100葡萄酒及烈酒评选赛,被专家称为目前国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酒类专业大赛 。2020年3至6月,2538款葡萄酒和烈酒角逐这一赛事 。挑剔的评委逐一品评,最终,茅台昌黎葡萄酒公司生产的葡萄酒杀出重围,获得金奖 。该公司董事长司徒军感慨万分:终于站上了全国葡萄酒行业的最高领奖台 。
“2018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各项葡萄酒大赛中,已有59枚奖牌花落昌黎 。”近日,昌黎县委书记赵青英在向采访人员介绍这些奖牌的来历时说,59枚奖牌,带动了年产值35亿元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
进口葡萄酒来势汹汹,抢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葡萄酒产能严重过剩,竞争异常惨烈……有专家说,近几年,国产葡萄酒生产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
昌黎产美酒,是全国葡萄酒重点产区 。挑战与重压之下,昌黎葡萄酒为何依然能散发出香醇的“味道”?
产业提升的抉择:不再新增工业化葡萄酒生产线,两年投资9亿元建酒庄
工作人员在查看酒窖中的橡木桶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 赵 杰摄
采访人员在昌黎,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不久前,一位外地客商带来了一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葡萄酒项目,想投资建设一条葡萄酒生产线 。出人意料的是,该项目被婉拒了 。要知道,这意味着把可观的税收和就业岗位挡在了门外 。
面对采访人员的疑惑,昌黎县葡萄酒业管理局副局长侯秀伟解释:这并不稀奇,从2018年开始,昌黎就不再新增工业化葡萄酒生产线;现在,酒庄才是我们的新选择 。
工业化葡萄酒生产线与酒庄有何区别?
侯秀伟带着采访人员来到了朗格斯酒庄,这是全国第一家用“酒庄”命名的葡萄酒企业 。
朗格斯酒庄依山而建,明黄色的欧式建筑盘踞在半山腰上,周边围绕着绿油油的葡萄园 。微风吹过,葡萄园掀起绿浪,阵阵果香扑鼻而来 。
“你看,这就是酒庄的门槛——拥有自己的酿酒葡萄基地 。”在葡萄架下,朗格斯酒庄首席酿酒师崔彦志讲起了酒庄的优势: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的,酒庄对自有葡萄基地有着近乎苛刻的管理,让产品赢在起点 。这是工业化葡萄酒生产无法相比的 。
葡萄园里,几位农民顶着日头正弯腰锄草,汗水不时从额头滴下 。“在这里侍弄葡萄比在别处要辛苦得多 。除草剂、化肥等一律禁止使用 。”他们告诉采访人员,这是为了使葡萄达到有机绿色标准 。目前,酿酒葡萄正处于关键的转色期,含糖量正在上升,必须盯得仔细些 。
朗格斯酒庄拥有1800亩酿酒葡萄基地 。正常年景,别的葡萄园一亩可产2000公斤酿酒葡萄,但朗格斯酒庄却严格控制产量,亩产不超过500公斤 。虽然产量少了,但每一粒葡萄都含有更多的糖分、营养物质等 。这样的葡萄,才能酿出好酒 。
酒庄的优势还有很多 。侯秀伟说,在国际红酒市场,酒庄酿造的红酒就是高质量红酒的代名词,罗曼尼·康帝、拉菲等国际知名的红酒都是酒庄酿造的 。
“从2018年起,昌黎就对工业化葡萄酒生产线说不 。”赵青英透露了昌黎葡萄酒的“酿造秘方”:两年多来,昌黎一直坚守这条“红线” 。在国内其他红酒产区纷纷扩大产能的同时,昌黎不仅没有在扩大工业化葡萄酒的产能上投一分钱,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压缩产能转型酒庄,投资9亿元用于酒庄的建设、升级 。
目前,昌黎拥有中粮华夏、茅台凤凰、朗格斯、金士国际等12家酒庄 。那59枚奖牌,其“主人”全都是酒庄 。
紧抓消费升级机遇:产能一吨未增,产值却增长了10亿元
工作人员在酒窖中查看葡萄酒储存情况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赵杰 摄
大青石垒成的车间古朴无华,水泥筑成的储酒仓今天已难得一见,黑色的酒缸闲置在车间的角落……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人们已难以想象其当初的繁忙 。
“这是中国第一个干红酿造车间 。”昌黎地王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世辉,曾参与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研制工作 。1983年,原昌黎葡萄酒厂自主生产了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并摆在国宴上 。很多人评价,这里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一个起点 。
种葡萄、建酒厂、酿酒……年复一年,昌黎葡萄酒产业埋头走了30多年,才有了现在厚实的“家底”,成为全国葡萄酒重点产区 。
如今,昌黎为什么对酒庄情有独钟?在侯秀伟看来,这些都是被市场倒逼出来的选择 。
“最高峰时,昌黎葡萄酒产量占全国的26% 。”在赵世辉简单的描述中,采访人员感受着昔日的辉煌:当时昌黎大街上到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有运红酒的,有运葡萄的……昌黎的酒厂也遍地开花,最多时达58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