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干货太少还是预期太高?特斯拉股价电池日后连续两天下跌( 三 )


特斯拉|干货太少还是预期太高?特斯拉股价电池日后连续两天下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斯拉提出的电池成本在100美元/千瓦时为电池系统成本 , 国内企业目前还达不到 。 不过 , 国内动力电池的电芯成本已能达到这一标准 。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动力电池首席专家肖成伟表示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 , 降成本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 按照规划 , 到2020年 , 中国、美国和欧洲设定的电池系统成本分别将达到1000元人民币/千瓦时、100美元/千瓦时和100欧元/千瓦时 。 不过 ,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曾提出 , 1000元/千瓦时目标成本偏高 , 100美元/千瓦时更为合适 。
对于特斯拉提出的其电池系统成本将降低至100美元/千瓦时 , 肖成伟认为 , 特斯拉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难 。 “降低电池系统成本 , 与企业材料体系、工艺路线、制造水平、产品销量规模紧密相关 。 ”肖成伟认为 , 只要销量规模上去 , 电池系统的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 国内动力电池发展亦是如此 。 目前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还不大 , 电池装机量也不高 , 使得国内动力电池系统降本成效不明显 。
而特斯拉自产电池是否对其与电池供应商的合作造成负面影响?对此 , 上述不愿具名的动力电池企业高管认为 , 特斯拉这一举动将影响其对外电池需求量 , 对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的供货量将造成一定影响 。 不仅如此 , 拥有自主生产电池能力的特斯拉 , 将在价格上给配套企业造成压力 。
不过 , 上述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却表示 , 随着特斯拉在全球市场销量的持续走高 ,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销量将非常大 , 不可能仅有宁德时代一家电池供应商 , 动力电池市场必然是开放合作的 。
除降低成本外 , 特斯拉最新发布的电芯在外形结构上也有改变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特斯拉现有车型搭载的电池分别为松下和LG供应的21700圆柱型电芯 , 以及宁德时代供应的方壳式磷酸铁锂电池 。 而此次推出的“4680”电池体积比21700圆柱电池更大 , 圆柱电芯直径扩大两倍多 , 长度也增加了10毫米 。 “特斯拉‘4680’电池的设计原理与比亚迪‘刀片电池’类似 , 通过改变电池外形来提高电池容量 , 但材料体系和工艺水平没有改变 。 ”肖成伟告诉采访人员 。
特斯拉|干货太少还是预期太高?特斯拉股价电池日后连续两天下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业内分析认为 , 相比“刀片电池” , 采用无极耳设计的特斯拉“4680”电池不仅生产效率更高 , 还将降低电池内部电流流过的电池内阻 , 电池流通距离更短 , 效率更高 。
“特斯拉电池主要用于内供 , 不会对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造成太大影响 。 ”在上述不愿具名的动力电池企业高管看来 , 特斯拉推出的“大”电池概念 , 并不会改变当前动力电池的规格标准 。
“电池日”之后 行业或加速向前
随着特斯拉“电池日”的到来 , 业内也即将迎来一场巨变 。 首先是国内外众多动力电池巨头、车企对上游金属资源的“跑马圈地” 。
在特斯拉计划向加拿大矿业公司Giga Metals购入大量低碳镍金属后 , 近日 , 据外媒报道 , 印尼已与韩国LG化学和中国宁德时代分别达成了在该国建设锂电池工厂的协议 , 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锂电池 。
印度尼西亚海事和投资事务协调部长卢哈特·潘杰盖丹(Luhut Pandjaitan)表示 , 印尼将发挥其镍资源优势 , 将该项投资扩展到锂电池下游产业 。 今年6月 , 印尼政府停止了其未加工镍的出口 , 以确保该国的镍原料供应 。
特斯拉|干货太少还是预期太高?特斯拉股价电池日后连续两天下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胥帅 摄(资料图)
镍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 高镍正极材料被认为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大趋势 。 据财通证券研报预计 , 受益于单位用量和电池车产销量双升 , 镍在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从目前的4万吨增长到2030年的80万吨 , 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35% 。
业内分析认为 , 全球锂、钴、镍资源的分布集中度较高且呈现寡头垄断特征 , 所以终端车企和动力电池相关企业近年来频频布局上游金属资源 , 以谋求锂镍钴的稳定供应 。
上海有色网钴行业高级分析师霍媛认为 , 全球锂、钴、镍资源未来或将形成纵向一体化的趋势 , 终端和原料端锁好量价后 , 中间环节发挥的更多是加工厂的作用 。
同时 , 动力电池行业自身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 “百万英里电池”的传闻已经让不少企业压力倍增 。 瑞银(UBS)的分析师指出 , 未来三年内 , 每辆使用百万英里电池的车可以节省2300美元 。
当前研发“百万英里电池”的企业不仅特斯拉一家 。 此前 , 宁德时代对外发布称 , 已研发出电池生命周期内汽车续航里程124万英里的电池;5月 , 通用汽车高管表示 , 通用汽车在开发百万英里电动车电池方面已接近成功 。
不过 , 在wedbush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看来 , 特斯拉的优势在于规模和范围 。 “其他厂商可以宣称已经研发出百万英里电池 , 但真正能够实现量产的工厂只有一家 , 那就是特斯拉的上海工厂 。 ”艾夫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