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打卡必去唱片店:一定对接年轻潮流人情味儿
:原题为_中国青年报|打卡必去唱片店:一定对接年轻潮流人情味儿。
听音乐的载体是不断进化的 , 音乐唱片情怀是一代人的记忆 , 一直都在 。
武汉有家唱片店“小宋CD” , 老板宋一壮是广东人 , 2000年来到武汉做生意 。 他说自己是新武汉人 , 人生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这座城市 。
秋天 , 武汉的大学生陆续回到分别大半年的校园 。 很多学生是先拖着行李箱来他这里“报到”买唱片 , 才回学校的 。 还有学生因为没法出校 , 就请宋一壮邮寄给他们 。
新冠肺炎疫情让“小宋CD”停摆了三个多月 , 在此期间宋一壮一家也经历了“0收入”的艰难时期 , 原本三家店面的“连锁店”缩减为独此一家 , 还是靠房东免了三个月租金才活下来 。
20年坚持开一家唱片店是什么感受?“年轻的小宋变成了老宋、宋叔叔” , 然后看着好多“死忠粉”从读书、工作、结婚到带着娃来买唱片 。
“我的店除了卖唱片 , 还有点人情味儿 。 我除了挣那点钱 , 还‘挣’了他们的人 。 ”老宋说 。
逛唱片店跟老板聊聊天
29岁的武汉姑娘阿鼓是一个超级唱片迷 , 上学时就是“小宋CD”的常客 。 毕业后去其他城市工作、旅行 , 阿鼓必定会打卡当地的唱片店 。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 , 实体唱片店受影响较大 。 虾米音乐编辑部“环球音乐地图栏目” , 推出《必去中国唱片店盘点》 , 就是阿鼓多年收藏的体现 。 这张“唱片店地图”有不同城市的特色唱片店 , 还有店主亲自推荐的唱片 。
“逛唱片店听歌 , 跟你用手机听歌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 。 手机里你听的很多是大数据算法推荐的音乐 。 去唱片店 ,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 , 像开盲盒一样 , 挑一张你没有听过的 , 觉得还不错 , 也可以跟老板聊聊天 。 ”阿鼓觉得 , 逛唱片店 , 可以真正达成 “跟音乐的连接” 。
聊起发生在唱片店的故事 , 唱片迷的回忆都是收不住的 。 随便提起一座城市 , 阿鼓都能迅速开启与之有关的唱片店记忆 。
【中国青年报|打卡必去唱片店:一定对接年轻潮流人情味儿】比如在北京工作时 , 阿鼓经常去鼓楼那儿的“独音唱片” 。 某天在附近吃火锅 , 阿鼓中途想去胡同里找洗手间 , 意外发现一家专做金属乐垂类的唱片店“666” , 且和她爱去的“独音唱片”相距不到200米 。
“我当时就好欣喜 , 有一种发现宝藏的感觉 。 ”阿鼓之后和朋友经常一起“入坑” , 朋友在那家唱片店收藏了总价值上万元的金属乐黑胶唱片 , “那个朋友从北京搬家到南京 , 黑胶唱片的运费就花了一大笔钱” 。
阿鼓提到 , 一家藏在大连某居民区里的唱片店“B-SIDE” , 处在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负一层 。 “你可以看到他的分类里 , 独立摇滚、爵士占据了整体唱片量的一半 。 每个唱片店其实都是老板偏好的投射” 。
有一个叫“斑马”的网友说 , 和其中一家唱片的老板认识十几年 , 甚至老板都是自己求婚现场的一个见证人 。 “现在很少机会见面 , 但还在他手上买碟——这习惯不好改 , 也没准备改了” 。
“斑马”还提到“摇摆廊”唱片店 。 “大学时在这里打了两年多的工 , 当年挣的那点血汗钱 , 老陆刚递给我 , 还没在裤兜儿里捂热 , 就又交还给老陆了 。 他也是我听爵士的引路人 , 现在没事儿还在微信上叨叨两句 。 唱片店 , 多美好的名字 , 依然带着点old school的调调” 。
城市音乐气质是年轻人对潮流的接受程度
阿鼓说 , 制作《必去中国唱片店盘点》的“唱片店地图” , 询问各唱片店老板意愿时 , 也有“拒绝曝光”的 。 “有些小众一点的唱片店 , 唱片都是靠老板‘人肉’背回来的 , 从收藏爱好者变成唱片店老板 , 他可能不太愿意放在公开推荐单里 。 有一个南京唱片店的老板就‘拒绝’我了 , 他觉得这些收藏品是固定的受众或者爱好者才会去买 , 不希望有太多人‘打卡’ 。 ”
推荐阅读
- 印度|中印边境一声巨响,印军试射导弹直指中国,解放军高原霸气亮剑
- 中国青年网|男子放手一搏再买6400元!结局令人震惊,买彩票输光15000元
- 中国网推荐|店家:她有脑子,1次刮痧5万!妈妈哭诉女儿理发店被骗十几万贷款
- 印度|印媒: 中国被我们冷落了!
- 窘境|窘境中求助惨遭拒绝!中国此次也选择置之不理,俄国:早该如此
-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经济复苏走在全球前列
- 中国新闻网|尼泊尔交通部部长感染新冠病毒 政府决定加紧增设高依赖病床
- 图表视界|印度GDP将反超日本!仅次于中国、美国?,柳叶刀最新预测!30年后
- 海峡军志号|否则以后卖给印度,继煤炭后棉花被禁?澳农业部要求中国“澄清”
- 法国|中国驻斐济使馆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