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仇鹿鸣:通俗不等于媚俗,数据库不能废考证功( 五 )

中国的学院派学者较少写出这类有“出圈”效应的作品 , 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制度使然 。 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 , 学术评价体系没有彻底区分专著与论文 , 很多学者的专著只是他们的论文集 , 有一些会做些修改 , 但不懂得如何写出有设计感的专著 。 考核和评级的压力让多数学者专攻学术论文 , 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

如何提高写作技巧 , 我还没有想到特别好的办法 。 我的第一本专著《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之所以受到历史圈外的关注 , 倒不是因为写作上的特殊技巧 ,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国题材在中国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 对于纯粹的论文写作 , 首先就是简练而清楚 。 由于数据库的技术帮助 , 现在的学术论文的一个倾向越写越长 , 很多是大量的材料铺排 。 首先你需要让别人很清晰地明白你在谈论的问题 , 至于能不能写出有趣味的、让人觉得有吸引力的作品 , 某种意义上来说 , 也是受到材料的限制 。 没有好的材料 , 再高明的写作技巧也是空想 。

新京报: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历史学者 , 在搜集史料方面与老一辈的历史学者有什么不同?新技术的变革如何影响历史写作?

仇鹿鸣:需要承认的是 , 数据库的出现 , 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 我自己正好赶上这个转折的时代 , 当时《四库全书》的电子版正值上线 , 这么庞大的数据库 , 还可以让你进行全文检索 。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 , 数据库帮助我们可以在比较年轻的时候 , 就写出比较多的、质量还不错的论文 。 与我们的老师相比 , 我们积累材料时间比较短 。 过去 , 很多老先生都是用手写的卡片来积累史料 , 其实是通过手抄的方式自己建立一个数据库 。 后来的学生就把相关材料抄下来 , 分门别类地放到自己的柜子里 。 在我们刚开始念书的时候 , 其实老师还是建议我们要做卡片的 , 这就是过去时代认可的积累材料的范式 。


专访|仇鹿鸣:通俗不等于媚俗,数据库不能废考证功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古史辨》 , 编著:顾颉刚 ,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2年 。 由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人共同撰写的论文结集《古史辨》 , 是现代中国“疑古学派”的代表作品 。 疑古学派的文章刊出后常常饱受争议 。 其中固然不乏闪光之处 , 但也颇多揣测过度的不经之论 。 但其对史料所秉持的怀疑辨析的治史态度 , 至今影响深远 。

信息化带来的另一个直观感受是 , 我能够更快地确定哪些题目不能写 。 我们在研究中写出来的文章 , 可能是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作品 , 但其实还有更多的题目已经被你自己否定掉了 。 这个过程对读者来说是看不到的 。 在过去 , 你可能花了好几个月收集材料 , 最后发现原来的设想是完全错的 。 数据库提供的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 就是可以让我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内 , 就可以总结这样一个题目 , 少走了很多弯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