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钟琳|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力挺混动,核心技术仍待突破( 二 )


其中 , 以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在今年热度高涨 , 先是补贴新政给予初步认可 , 换电车型不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规定限制;紧接着 ,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换电站首次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 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而后是多家车企加速布局换电模式 。
对于换电模式的兴起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曾在2020年泰达论坛上直言 , 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基本可以解决所有纯电动汽车用户的痛点 。
不过 , 在王秉刚看来 , 换电模式固然是非常好的一种基础设施 , 但它仍是诸多能源补充形式的一种 , 它对某些车型很适合 , 但不见得适合所有车型 。
王秉刚认为 , 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应从新能源汽车使用特点与市场需求出发 。 “未来多数纯电动汽车仍将以停车位慢充为主 , 这里的慢充不是简单的慢充 , 而是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慢充 , 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 , 仍需要公共充电站、移动充电站甚至于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形式 , 技术发展需要尊重市场的需求 。 ”
他指出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 , 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经营管理都要认真考虑 ,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 在市场的需求上如何把它做好 , 做到更安全、更经济、更方便才是值得思考的战略发展方向 。
在过去数十年间 , 因起步较晚 , 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 。 为摆脱对核心技术的进口依赖 , 我们汽车产业率先走向了电动化的发展路线 , 截至今日 , 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骨干企业走出国门 , 与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相抗衡 , 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经过十余年政策扶持下的重要突破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处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第二梯队的中国 , 还有诸多瓶颈尚待突破 。 对于未来 , “我们希望通过竞争把中国汽车产业做强 , 这个强不是光看整车 , 而是一定要突破共性基础技术” , 王秉刚认为 , 唯有打造足够强大的产业链 , 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