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马伯庸新历史小说出版,讲述明宣宗的大运河奇幻漂流

“很多人只写两三千字就放弃了,那再有天分也走不上创作的路。愿意做一件事情,就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进去,投入多少时间就会有多少回报。一个人花时间在什么事情上面,是看得出来的。”
作者:陈梦溪
马伯庸|马伯庸新历史小说出版,讲述明宣宗的大运河奇幻漂流
文章图片

《两京十五日》 马伯庸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在马伯庸新出版的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的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剧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他必须在15天内跑完两千两百余里路,从南京赶至北京去拯救自己,拯救大明。这是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又一备受影视圈追捧的故事。
据出版方介绍,这本长篇历史小说巨作分为上下两部,全文近70万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故事灵感,竟来源于《明史》中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故事讲述了明朝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的宝船在南京秦淮河被炸沉,同时一封盖有“皇帝亲亲之宝”的鱼筒急报送到,京城也出事了,皇帝大病昏迷,两京之间一时暗流涌动。幸存下来的太子要想扳回局面只能在15天内赶回北京。朱瞻基负伤不宜长途骑马颠簸,坐马车太慢。唯有水运,可以千里不停。最终由捕快吴定缘、小行人于谦、女医师苏荆溪和太子组成的四人小组选择了水运,也就是沿着大运河从南京出发前往北京。
时间确定、起点终点确定、历史结局确定,路上发生的故事却曲折离奇。为了躲避幕后势力的追杀,朱瞻基甚至重走了当年朱允炆逃出南京的路线。为了逃避官兵,用古琴买通了白龙挂缒墙而出。为了救出水牢里的吴定缘和朱瞻基,苏荆溪用岐黄之术报复扬州盐商汪极。故事最后,关键人物的真实身份和目的又有意外反转。整个故事充满了各种悬疑、变数,让人忍不住一气读完。
细节凸显历史真实书乡:明代的史料十分庞杂,你在写作时是先构思故事,还是先收集资料?
马伯庸:当我看到某段史料时,如果觉得有可以写出故事的戏剧化发挥空间,就以此为基础,先架构一个故事出来,再用史料去检验哪些符合当时的逻辑,哪些符合事实。随看随有,随写随查,根据进度调整,有针对性地搜集。
书乡:《两京十五日》中最难寻找的资料是什么?
马伯庸:最难找的是大运河的一些细节,比如当时的船只资料在历史文献上几乎没有,中国古代史书重文轻理,对技术性事物的记载都很少。我只能去查考古报告或找到专门的水利论著,实在找不到就只能推测。
书乡:你的小说遍布细节,“细”的程度要如何把握?过多细节会影响叙事吗?
马伯庸:这个细节要独一无二,在其他地方都看不到,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细节。比如主人公去住店,交钱了就走了,这就没有任何特色,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如果我们设定故事发生在明代永乐年间,那么主人公结账时用的既不是金子,也不是银子,更不是铜钱,必须是宝钞。这还不算完,因为当时宝钞贬值很严重,实际上民间商家一般会要求付账一半是宝钞,一半是银子。掌柜的会把银子拿去称分量,多了再剪掉一角还给你。这就是独一无二的细节,凸显了时代特色。我的工作流程是先写一段,把自己想加的细节加进去,修改时如果发现有冗余,可能会妨碍到阅读的快感和流畅度,再做合适的删减。
明宣宗的心病书乡:《两京十五日》的三位主人公明宣宗朱瞻基、于谦和吴定缘,前两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读者并不陌生,而吴定缘是虚构出来的。与《长安十二时辰》的张小敬相比,吴定缘有一些相似之处,你怎么看这种“改变历史的小人物”的设定?
马伯庸:以这种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当主人公的历史小说并不多。张小敬和吴定缘都是有点粗俗,没什么文化,但又坚忍不拔,对信念不放弃的人。这两个角色也有很大不同之处,吴定缘要比张小敬复杂地多。
书乡:历史评价中,有人认为朱瞻基是“仁宣之治”的明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蛐蛐皇帝”,你认为朱瞻基是怎样一个皇帝?
马伯庸:明宣宗是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皇帝。从他年轻刚刚登基时,到他快去世的时候表现是很不一样的,他一直在逐渐进化和成长。小说里写的就是他从少年向成年转变的故事。
书乡:小说中你写道朱瞻基最大的心病是别人说自己“不似人君”,为何他会这样自卑?
马伯庸:作为太子,他是一位毫无皇位争议的太子,必然性格里一定会有某种自恋和优越感。自恋和自卑往往是伴生的,朱瞻基心里也是怕别人觉得他是“皇二代”。他会自我怀疑:大家这么喜欢我是为什么,抛开皇位继承人这个因素,他人是不是还能尊重我、认同我的价值?当今我也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从企业主的孩子到大学教授的孩子,我们现在所谓富二代、官二代,他们很多都有这种焦虑。
书乡:小说里,朱瞻基也有聪明自信的一面,你希望塑造怎样的宣宗?
马伯庸:我希望这本书能还原出历史上那位有自省意识的宣宗,他与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很多缺点,但这种自省精神能够让他进行“仁宣之治”,让明朝中兴。为什么偏偏是他?我想我的故事里提供了某种解答。
如何成为于谦书乡:小说中年轻的于谦与此后大众熟知的镇守北京城的中年于谦形象有何不同?
马伯庸:每个历史人物都有成长过程,于谦从骂汉王开始,后来土木堡之变保卫北京,再后来被英宗冤杀。他青年时代究竟是怎样的?他是如何成为民族英雄的?一定有心理上的渊源,一定是年轻时的某些经历对他造成了影响。小说可以适当虚构一下,这个故事也给了大家一种猜想。于谦坚持的信念是没有变化过的,他最大的变化是选择是否被打磨清楚。青年时代他的理念如“保社稷,不保皇帝”是模模糊糊的,经过书里这些故事后,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坚定。
书乡:历史上明宣宗及时赶回北京即位一事一直是个谜,朱高煦野心早有显露,而小说中朱瞻基为什么没有想到谋害他的人是汉王朱高煦?
马伯庸:我们后人从历史来看这个故事,等于开启了上帝视角。读历史很重要的一点,不光要带入历史人物的心境,也要带入他们的视野局限性。比如鸿门宴,刘邦这么重要的人项羽竟然放走了,不可思议,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但如果你带入项羽的视角,他当时根本不可能判断刘邦能取得天下。这个故事也是如此,虽然仁宗即位时汉王就上蹿下跳的,但在这本书故事发生的节点,朱高煦已经被远远地贬到乐安州——山东的极小的一个地方,无论是从礼法继承的顺序还是本身的实力,朱瞻基都不相信他叔叔能起兵谋反。
书乡:小说中有些大胆的脑洞,如建文帝朱允炆从皇宫排水道逃走等,真实与虚构的度是什么?
马伯庸:小说里我没有明确地写建文帝到底怎么逃出去,是为了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在一些民间传说里,确实有提到建文帝从皇宫某条密道逃走,这段算小说的闲笔,也可以稍稍误导一下读者,让读者怀疑建文帝会不会是幕后主使。
历史复杂性的魅力书乡:小说中写道,仁宗宣宗虽在历史上算是明君,但选择了活人殉葬,英宗虽被诟病,但却废除了此制度,创作者如何处理这种价值观的冲突呢?
马伯庸: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也是历史本来的魅力。历史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很少有人每件事都是十恶不赦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面。从小说角度讲,这件事也添加了文学的丰富性,增加人物的弧光,而不是单纯写标签式的人物。
书乡:如何营造历史的“当下”感?
马伯庸:第一是硬件层面,就是器物的描写,比如唐代没有椅子,明代没有辣椒。第二是软件方面,比如当时的社会规则,社会制度,人们的认知等。比如唐代被门阀政治占据,大姓氏族和寒门子弟之间是不来往的,有些超级大家族可能连皇家都看不上。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娶一个某大家族的女儿意味着什么。唐代和明代也很不一样,唐代女人可以随时离婚再嫁,女扮男装出去郊游,但明代礼法很重,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就是社会规则的不同。这样时代的差异感就出来了。
书乡:对于尝试创作历史小说的新人,你有什么写作上的建议吗?
标题:【马伯庸|马伯庸新历史小说出版,讲述明宣宗的大运河奇幻漂流】马伯庸:一直往下写。一旦你认认真真写完第一篇的时候,不管多烂,未来都会有发展的可能。所有的作家都是这样,技巧和情怀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会持之以恒地写作。很多人写了两三千字就放弃了,那没戏,再有天分也走不上创作的路。愿意做一件事情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进去,投入多少时间就会有多少回报。一个人花时间在什么上面是看得出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