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地毯小镇:中小产业带穿越周期的中国样本

中国北方有一个小镇 , 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 , 却生产了全国一半的地毯 。

其中又有三分之一 , 来自刘氏家族 。 今年31岁的刘铭君是第三代传人 , 也是家里唯一开网店的 。 清朝康熙年间 , 天津武清县崔黄口镇生产出第一张地毯 。 上世纪50年代 , 这里涌现大量地毯加工点 , 刘家也逐渐成为了地毯大户 。

改革开放前 , 刘铭君的祖父是乡镇企业老厂长 。 90年代 , 刘铭君的父亲接手地毯生意 , 开设了崔黄口镇第一个私人地毯厂 。 2015年 , 刘铭君从加拿大回国 , 搭建了全国第一个地毯垂直电商网站 。 这个尝试反响平平 , 却为全家的地毯生意找到新的增长点 。

现在 , 刘铭君的重心放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 。 去年全年 , 她家地毯出口5000多万 , 电商零售3000多万 。 五年前 , 地毯出口是1亿 , 电商零售是0 。 两个做外贸生意的叔叔 , 20年前受大哥影响开了地毯厂 , 现在也准备让下一代开网店了 。

|百年地毯小镇:中小产业带穿越周期的中国样本
文章图片
▲地毯、厂房和村舍 。 摄影:安舜
刘家祖辈将地毯变成一桩成熟的生意 。 但最早吃互联网螃蟹的 , 还不是做外贸的“正规军” , 而是早早发现了新销售渠道的“游击队” 。 比如隔壁村的张宏远 , 二十来岁接触电商 , 是拼多多上前十个开地毯网店的人 。 现在店铺旺季日均2万单 , 房子车子和工厂 , 都有了 。

地毯不是刚需产品 , 行业规模不到50亿元 。 可崔黄口却有一半人做这样的小生意 , 他们支撑了全镇五分之一GDP 。 从零散加工点 , 到外贸大工厂 , 再到一个个网店 , 经营形态不断变化 。 “地毯之乡”的百年变革 , 既反映了天津纺织业的一角 , 也是中国产业带的缩影 。

中国还有无数这样的特色小镇 。 有人做羊绒 , 有人做纽扣 , 有人做皮草 。 读懂这个存续了四百年的产业小镇的故事 , 我们或许就能明白 , 中国经济底层的韧性从何而来 。

一张地毯怎么变成上亿张?

“我印象里这边种地就还行 , 但是特别富 , 每家每户都在做手工编织 。 ”

陈程功是崔黄口镇商会秘书长 , 为了让人了解“地毯之乡” , 特地搬来了砖头厚的镇志 。 上面记载:公元1667年康熙巡视 , 大宫城村侯氏给皇帝做地毯 。 村民根据皇帝行宫 , 命名了崔黄口镇“九桥十八庙” 。 光绪年间 , 侯氏孙辈开设了崔黄口第一家地毯铺 。

崔黄口最早开始本土地毯生产 。 但这个生意真正发展起来 , 其实是靠外商 。

20世纪初 , 中国宫廷的地毯 , 吸引了欧美人注意 。 外国人将从北京及中国西北买来的旧地毯 , 集中在天津装船出口 。 久而久之 , 一些外国人希望复制这些地毯 , 认为在天津开店可以扩大货源、节省转运费 。 一战后 , 天津三百多个地毯厂 , 大部分是外商所办 。

外商带来了最早的现代化纺织技术 , 也为本地人示范了一条产业升级发展的道路 。

|百年地毯小镇:中小产业带穿越周期的中国样本
文章图片
▲地毯加工步骤之一:平活 , 可以让地毯变得平整 。 摄影:安舜
小镇真正的腾飞 , 与中国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 。 上世纪90年代 ,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 小镇工厂的地毯工艺开始飞速革新:起初是纯手工编织 , 一人一天只能织几厘米;2003年 , 手持刺枪的人一天能扎一平米 , 效率提高了十几倍;2010年 , 剪花环节也不需要工人操刀 , 机器一天可以“打印”2000平米地毯 。

一件商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 , 从来都不是只靠内部技术革新 , 更重要的是外部需求推动 。

1973年出生的孙建友 , 初中毕业就去工厂剪花 。 他亲身经历了崔黄口外贸的兴起 , “以前外商找别人拿货 , 后来发现中国的乡镇企业更便宜 , 就直接找我们下单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