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空荡荡,上万名华人工程师正在离开

作者:殷万妮编辑:江 岳01、裁员潮裁员潮如同一场风暴 , 席卷全美 , 这当中包括聚集着全球尖端科技和人才的硅谷 。待至8月 , 见闻了一轮又一轮裁员潮的硅谷工程师陈卓发现 , 失业并不是华人工程师们经历的最后一道“劫” 。美国时间8月7日 , 特朗普政府发出可能封禁微信的消息 。 隔了几日 , 陈卓在自己运营了五年的公众号上 , 提及了此消息 , 并引用了戚继光的一句诗 , 即“封侯非我意 , 但愿海波平” , 表达了悲观和对一切无恙的期许 。从3月美国疫情开始到5月底 , 美国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达到4100万人 。 作为全球互联网圣地的硅谷也未能幸免 , 截止6月 , 硅谷宣布裁员的公司数量已达到117个 , 裁员总数超过17000人 。硅谷空荡荡,上万名华人工程师正在离开
硅谷这是硅谷十几年来从未经历过的动荡 。 许多华人工程师一夜之间失去了高薪的工作 , 而在他们当中 , 有相当一部分华人需要工作签证才能维持得以留在这里的身份 。背后牵系的 , 是在美华人的去留 。李秉杨安然度过了2020年的上半年 。 他就职的公司 , 总部在硅谷 , 上千人的规模 , 办公地点是一个三层的独幢 , 楼顶有花园 , 中间修了梯田般的草坪 , 种了两棵大树 , 以及撒下种子后任意生长出来的花 。两条小路蜿蜒其中 , 最受欢迎的是那条长椅 , 休息时间 , 总有员工坐在上面吹风、晒太阳 。李秉杨曾听同事说起 , 那两棵大树是用直升飞机从空中吊下来的 , 硅谷一些建筑的楼顶多多少少都会有几棵小树 , 但大树并不常见 。李秉杨最后一次去楼顶 , 是3月初 , 紧接着 , 公司决定 , 除了个别需要用到机器设备的岗位 , 其余员工一律居家办公 。 员工以邮件的方式被通知到 , 复工时间也一直在变:从五月推到七月 , 而他最近一次收到通知是复工可能要等到年底 。这半年 , 李秉杨没有再去过公司 , 而这漫长的等待 , 也是他远没有想到的 。 “我没有听说哪一家公司还在开着 。 ”硅谷所在的加州 , 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 , 达到四千多万 。 这里 , 也是全美最早实施居家管制的地区 , 居家令在3月16日便颁布了 。以往熙熙攘攘的人潮与车流 , 隔三差五举办的科技盛会 , 全部被疫情抹平 , 如今的硅谷只剩下一片空荡荡的景象 。各公司实施裁员的行动并未因为居家办公而中断 。陈卓的前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IT业巨头 。 在硅谷的一些外企 , 作为优化人员结构的裁员是常规事件 , “我基本上每年都会碰到裁一两千人这种情况 , 或者 , 两三年一次性裁两三千人 。 ”对此 , 陈卓早已见怪不怪 。但今年 , 这家企业因疫情冲击业绩受损 , 财报不好 , 数据大跌 , 新一轮裁员就此开始 。 公司提前发了通知 , 自愿离职的员工 , 会受到更好的待遇 , 即预留几个月的时间 , 可以不去公司上班 , 出去找工作 , 但薪水照发 。这些 , 是陈卓从前同事那里听来的消息 。 陈卓现在供职于一家中国科技创业公司 , 公司没有裁员 , 但也没有招新 。“可能都准备撤退了 。 现在中美贸易战激烈 , 万一(美国)将来把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 公司就没了 。 ”陈卓提及的实体清单即“黑名单” , 一旦进入此榜单就相当于是被剥夺了在美国的贸易机会 , 2019年 , 华为、科大讯飞等中国企业都陆续登上了“黑名单” 。他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 “我在中国公司 , 所以就无所谓 。 可能顶多是不在美国待着 , 然后撤出美国 。 ”绿卡没能成为陈卓解除后顾之忧的通行证 , 但为了拿到绿卡 , 陈卓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02、绿卡陈卓的起点很高 , 2005年在国内一所名牌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 , 便进入国内一家大型通信设备公司工作 。2008年 , 陈卓进入这家外企 , 彼时 , 这家公司是华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 过了四年 , 陈卓以技术经理的身份被调往美国总部 。在事业上 , 陈卓曾抱有在美国大施拳脚的期许 。可现实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 他渐渐意识到了作为华人工程师在外企公司工作的天花板 。陈卓所在的小组是核心项目组 , 由于项目经理是华人 , 一个项目组十几个人 , 最多的时候小组里有一半都是华人 。尽管在数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 , 但升职通道往往优先对白人和印度人敞开 。陈卓的顶头上司 , 即那位项目经理 , 在美国总部的同一个岗位已经工作了十年 。 即便如此 , 在这家公司 , 这一职位也已经是华人所能应聘到的较高的职位等级了 。 陈卓记得 , 曾经有华人在公司出任副总裁和高等级职位 , 但后来他们都纷纷离开了 。这当中 , 包括陈卓的顶头上司 。2018年前后 , 公司经历了一个震荡期 。 在权力斗争的波及之下 , 陈卓的上司被迫离职 , 一同离职的还有他项目组的同事们 。陈卓仍在坚持 , 尽管他在美国期间从未被升职 。硅谷空荡荡,上万名华人工程师正在离开
早在2015年 , 他就动了离职的念头 , 彼时 , 他相继完成了自己早期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在美国发表专利、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 离职只是计划之内的事情 。但绿卡“捆”住了陈卓 。 由于其所在公司具备统一帮员工申请绿卡的权限 , 陈卓来美的第一年就申请了绿卡 。在公司待到2018年 , 就能顺利拿到绿卡 , 持有绿卡意味着拥有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 , 入境无需签证 。 而对于陈卓来说 , 它对孩子日后接受美国大学教育的意义更大 。已经等了三年 , 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自然可惜 , 陈卓决定再等三年 。 从2015至2018年 , 不断有公司向陈卓抛出橄榄枝 , 他都一一拒绝了 。为了消磨时间 , 他另辟蹊径 , 在这期间 , 他利用了业余时间和朋友一起创业 。 他从国内投资人那里拉来了五十万的投资 , 晚上做研发 , 白天照常去公司上班 。 那段时间 , 他常常凌晨一点多才能休息 , 差不多做了两年 , 终于研发出一款智能硬件产品 。陈卓记得 , 这款产品在国内平台上架的第一天 , 就卖出去两千件 , 产品单价一百多元 。但与合伙人的分歧也随即产生 , 一方坚持与更大的公司合并 , 而陈卓则考虑到成本太高 , 想放弃硬件方向 , 把主力先放在线上平台去做营销 。最终 , 陈卓主动退出 , 没有从这个项目中拿到一点分成和利润 。 后来 , 公司被卖掉 , 因为收购方经营不善倒闭 , 产品也最终研发失败 。陈卓接受了一切结果 , 并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了五十万 , 还给了投资人 。兜兜转转 , 陈卓终于熬到了2018年——拿到绿卡的这一天 。没有庆祝仪式 , 没有特别纪念 , 拿到绿卡 , 他很快简单告别 , 从这家待了十年的公司离开 。 他获得了短暂的“自由” 。 彼时 , 他并未预料到 , 两年后 , 自己会做出回国就业的决定 。李秉杨仍在为没拿到H1B签证而头疼 。持有H1B签证者可以在美国工作三年 , 之后可以再延期三年 , 6年期满后 , 若持有者的身份还没有转化 , 就必须离开美国 。李秉杨手握的F1签证最多能支撑他在美国工作三年 。由于H1B的名额较少 , 申请的人数又多 , 所以筛选都是通过抽签进行的 。每年4月1日是美国H1B签证开放申请的日子 。 李秉杨就职的公司 , 有律师团队专门负责员工的签证、绿卡申请 , 李秉杨和其余的外籍同事们一样 , 如期进行申请即可 。李秉杨又一次没被选中 。 今年的结果通知来得很快 , 到了4月底 , 有不少同事都在交谈自己终于拿到H1B的喜讯 , 唯独李秉杨没有消息 , 他便知道自己今年没戏了 。 果然 , 收到的电子邮件通知和他自己预料中的没有出入 。眼下 ,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 , 李秉杨已经失败了两次 , 2021年他只有最后一次抽签机会 , 去留皆决定于此 。相关政策也因疫情而发生变动 。 疫情导致大量失业后 , 为保护美国本土就业 , 美国政府在今年六月发布了总统公告 , 宣布自6月24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 限制H-1B等四类非移民工作签证持有者以及配偶入境 。这意味着 , H1B在工作签证将暂停发放 。 李秉杨已经做好了离开美国的准备 。03、出路为了进入硅谷 , 李秉杨走了至少两年的弯路 。就读研究生时 , 他选择了传统的工程师专业 。 可临近毕业 , 他才发现这一专业就业机会少 , 找工作难 。2015和2016年两年 , 很多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都偏向于选择计算机这一热门专业 。 李秉杨也转了专业 , 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攻读计算机专业 , 并于2018年拿下双学位 。实习期间 , 李秉杨单是简历就投了二十多家的公司 , 其中包括硅谷的facebook、google等巨头公司 , 虽然没有进入大厂 , 但也收到三家公司的聘用书 , 最后他选择了硅谷的一家科技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