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科技世代与人类未来丨TA最爱的是我,还是手机?( 三 )


找找自己原因
将手机依赖等同于网络依赖 , 没有办法找出爱刷手机的原因 。 为什么女性和大学生更爱刷手机?研究表明:网吧上网主要是打游戏 , 刷手机主要是使用社交、购物、看新闻和刷微博 。 所以 , 一些人认为 , 手机上瘾实际上是社交上瘾 。 维塞尔说:“手机并不是反社交的 , 正是因为我们是依赖社交的物种 , 才会想要联系他人 。 ”但是 , 社交并非手机的唯一功能 , 而且手机社交取代真实社交 , 有时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
社交过载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社交并非越多越好 , 手机社交冗余是典型例子 , 有人将之称为“手机社交沉迷” , 认定原因是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 比如过度从众的心理 , 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 对此 , 勒庞在《乌合之众》早有论述 , 而加塞特的《大众的反叛》、李普曼的《幻影公众》、米尔斯的《权力精英》、怀特的《组织人》等名著均将之视为20世纪人性演变的新趋势 。
很多人刷手机是由于对信息的饥渴导致的 , 我称之为“信息贪婪”:什么都想知道 , 异国他乡的一桩劫案 , 毛线关系没有的明星偷情细节……当代人处于信息过载而不自知 , 常常刷贴发圈的时候还顺手刷个广告 。 为什么呢?好玩 。 对此 , 波兹曼称之为文化艾滋病(AIDS , Anti-Information Deficiency Syndrome , 抗信息缺损综合症) , 在《娱乐至死》中大加鞭挞 。
有人认为 , 孤僻、自卑或相对缺乏自信的人爱刷手机 。 许多研究者便如此解释“银发族”、女人和大学生爱刷手机的原因:老人孤独寂寞 , 大学生前途未卜和怀疑自己能力 , 女人的自我认知往往依赖他人评价 。 有种客体化理论(objectification theory)认为 , 女人爱在朋友圈发自拍照 , 希望别人对自己外貌点赞而找到能力方面的自信 , 属于典型认知偏差 。
不少人说 , 刷手机是害怕和逃避孤独、不安和焦虑 。 在《逃避自由》中 , 弗洛姆提出“自由悖论”:自由既可以让人更多地支配自己的生活 , 也会让人感到孤独和不安 , 因为获得自由意味从更紧密的社会联系中独立出来 。 如果主动运用自由全面发展 , 彰显人生价值 , 充分完善自我人格 , 便实现了积极自由 。 但是 , 更多人追求的是消极自由 , 即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 反而使自己陷于孤独 , 产生无能无力感和焦虑不安的消极心态 。 此时 , 人容易放弃追求自由 , 以刷手机减轻心理压力 , 在其中迷失自我 , 此即弗洛姆所称的“逃避自由”现象 。
有人认为 , 爱刷手机是因为感到人生没有意义 , 无聊才刷手机 。 拉康认为 , 当代人的意义从可以为之奋斗的未来理想世界 , 转变为只寻求充满欢乐的“当下” , 人类陷入无意义的迷幻之中 , 感受不到真实世界 , 遗忘冰冷的社会境遇 。 换句话说 , 当代社会主张的意义 , 如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眼前、把精致的自恋当作终极理想 , 乃是一种快乐的“无意义” 。
在“容易世界”表演
我以为 , 有的人爱刷手机 , 是想通过“表演”而成为另外一个人 , 从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无力 。 所以常有人说 , 手机上“戏精”、“精分”以及“精神小伙”、“精神小妹”特别多 。 在手机中 , 不再有生活 , 只有表演 , 只有欺骗和自我欺骗 。
不过 , 当代人爱刷手机 , 我琢磨最重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制造”出一个“容易世界” , 降低人生“打怪升级”困难的感受度 。 在手机上 , 任何事情看起来都变得很容易:想吃饭 , 想买东西 , 想借钱 , 想找人聊天 , 想谈个恋爱 , 想冒充会大佬……手指划划点点戳戳就好了 。 每一次手机使用点滴增加着类似的感觉:世界仿佛为你而生 , 你便是“国王”或“魔法师” 。 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 , 行为的后果会强化特定的行为模式 , 正面效应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 负面后果会减少之 , 所以刷手机不断被离苦得乐的“容易世界”所不断强化 , 最终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 。 只可惜一切终究只是错觉:当没钱买东西、交网费电费 , “容易世界”立马烟消云散 , 人生暴露出原本的残酷面貌 。
哪种有道理 , 君请自选 。 我定了条规矩:手机不能进卧室和书房 , 不晓得是否守得住 。 无论如何 , 为什么我爱刷手机 , 绝对是一个意味深长问题 。
装满秘密的黑匣子
杨庆峰(复旦大学)
从语义本身来看 , 电话(telephone)是空间距离的克服 , 手机是一种手持的电话 。 手机的汉语表达和德语表达(Handy)是相同的 , 均与手有关 。 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变成了改变命运、拉近距离和装满秘密的黑匣子 。 手机为什么与实现空间拉近的电话有了这么大的区别?
手机是什么?不问 , 我还知道
面对手机这么一个常见物品 , 人们已然形成了恨大于爱的两种态度 。 一种是非常肯定 , 认为手机带来了进步、命运改变、身份提高 。 1G时代 , 天线“大哥大”手机尽管只有通话功能 , 但是却代表着身份和财富的象征;2G时代 , 与按键手机相伴的是直板、翻盖、旋转和滑盖 , 收发短信 , 联通变得更加容易;3G时代 , 触屏手机可以看地图、拍视频;4G时代 , 手机可以实现智能、无线支付、可以提供健康证 , 一个美好的世界开始打开;5G时代 , 万物互联 , 智能生活的未来美景就在眼前 。 有一次和出租车司机聊天 , 她的家人正好是做华为的 , 对1G-5G的变化感触颇深 。 6G之后是什么?也许超越了想象 。 另一种态度是极度怨恨 。 很多人指责手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 比如小孩子看手机视力下降 , 少年看手机学习滑落、成年人看手机交流缺失 。 唯独是老年人 , 没有手机 , 但是却感受到了冷落 , 所有的人群都沉溺于手机世界 , 而忽略了他们 。 这种情绪是社会普遍存在的 。 面对这种情况 , 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无奈 。 感觉一切似乎都脱轨了 , 无能为力 。 你可以关闭朋友圈若干天 , 但是你不能弃之不用;你不能容忍手机没有电 , 各种私人、共享的充电宝成为后备电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