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财经|估值超2000亿美元,蚂蚁将上市,互联网迎来“ATM”时代( 二 )


以支付起家的蚂蚁也一度以支付为生 , 在2004年电商行业的发展初期 , 商家希望消费者先付款 , 消费者希望商家先发货 , 为了解决这种信任问题 , 支付宝应运而生 , 也找到了一个盈利的办法 , 即向商家收取手续费 , 还能获取消费者从付款到确认收货中的时间差沉淀下来的资金存款利息 。
这一层面上的支付宝 , 依然是阿里巴巴体系内的一种工具 , 本身并不具备平台功能 , 但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 , 支付宝的用户规模越来越大 , 同时不断拓展支付场景 , 支付业务快速发展起来 。
截至6月30日 , 支付宝已经坐拥超10亿用户和超8000万月活商家 , 覆盖超200个国家 , 一个恐怖的数字是 , 通过公司平台完成的中国内地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 , 超过中国2019年GDP总值(99万亿元) , 接近当年社会消费品总额的三倍 。
通过向商家和平台收取交易服务费、向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如转账、信用卡还款等收取手续费 , 蚂蚁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 蚂蚁支付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收入分别为358.9亿元、443.61亿元与519.05亿元 , 营收贡献占比分别达54.9%、51.8%与43% , 早期更相当于唯一收入来源 。
近年 , 虽然支付宝在小额支付领域逐渐被微信支付超越 , 对整体营收的贡献也在下降 ,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 , 支付业务发挥了“入口”的作用 , 不断拓展支付场景 , 强化了获客和留存 , 也为其他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 发挥了引流、数据沉淀、用户画像的巨大作用 , 为微贷、理财等金融业务开辟了道路 。
如果说To C的支付利润低、靠量取胜 , 获客更合适的话 , 那将客户和场景转手提供给庞大的金融机构 , 用变现的逻辑做To B的生意 , 就是蚂蚁目前及可见未来最重要的支柱 。
花呗和借呗 , 不仅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 也成就了这只小小的蚂蚁 。 招股书显示 , 蚂蚁旗下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微贷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285.86亿元 , 占总营收的39.41% , 超过支付成为蚂蚁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
所谓微贷业务 , 蚂蚁就相当于“金融中介” , 促成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以前并不具备贷款资质的个人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贷 , 早前披露的数据显示 , 花呗用户中有70%以上原先没有信用卡 , 而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中 , 80%不是传统银行的客户 。
蚂蚁微贷让这些草根人群也能获得金融服务 , 这既是蚂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 , 也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传统银行业 , 发挥出互联网的力量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的12个月内 , 蚂蚁促成的贷款余额达到2.1万亿元 , 其中消费信贷1.7万亿元 , 小微企业经营信贷0.4万亿元 , 花呗和借呗服务5亿个人用户 , 网商银行服务超2000万小微企业 。
微贷业务中 , 蚂蚁可以按照合作的金融机构获得相应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 , 因此收入与其促成的信贷规模息息相关 , 从功能上说 , 蚂蚁微贷并不是放贷人也不是担保人 , 主要负责产品设计等技术问题 , 以及催收 , 而独立风控、放贷并收取利息都由其背后的银行等持牌机构负责 , 这就解决了自身信贷规模和风险问题 。
除了微贷业务外 , 蚂蚁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还有理财和保险业务 , 今年上半年 , 理财收入112.83亿元 , 占比15.6%;保险收入61.04亿元 , 占比8.4% , 整体来看 , 向合作机构收取技术服务费 , 是蚂蚁支付、小贷、理财与保险这些核心金融业务的主要变现方式 , 因此成本不高 , 利润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
统计期内 , 蚂蚁分别实现净利润82.05亿元、21.56亿元、180.72亿元和219.23亿元 , 今年上半年更是日赚1.2亿元 , 成为互联网公司中又一吸金大户 。
虽然小米的收入超越蚂蚁 , 但从净利润来看 , 小米显然远不如蚂蚁吸金 。 上半年 , 小米调整后的净利润仅34亿元;而美团更不在一个级别上 , 上半年的净利润仅6.31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