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全球化不可逆转,中美需要协调WTO改革目标

处理好经济模式的差异性问题 , 不应简单地把中国列出来 , 成为问题的唯一 , 而是要考虑各种普遍存在的差异 。文/程大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近日 ,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发表署名文章《如何纠正世界贸易?》(How to Set World Trade Straight) , 提出了美国的WTO改革方案 。莱特希泽强调"零打碎敲的改革无法使WTO摆脱当前困境" , 成员应再次承诺"市场化改革"和"最惠国待遇"的原则 , 主张"终止在自贸协议上的跑马圈地"(end the free-trade-agreement land grab) , 除了邻近国家之间签署的自贸协议之外(如欧盟和美墨加协议等) , WTO成员应相互给予"真正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莱特希泽还主张中国、印度等大的先进经济体不应再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 , 还要制定新规则来制止中国"国家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经济扭曲" 。如何看待莱特希泽的上述主张?这些还需从全球化及其问题与全球治理说起 。专家:全球化不可逆转,中美需要协调WTO改革目标
一、全球化中的差异性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 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 。 1999年 , 我在美国西雅图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三次部长级会议 , 看到满街的游行示威者 , 颇为惊讶 。 那一年是当今国际经济秩序遭受重创的元年 , 游行的人们要求"No more WTO , No more free trade" 。2003年WTO坎昆部长级会议的反全球化游行声势浩大 , 其中最为惨烈的是韩国农民李耿海(Lee Kyung Hae)把匕首刺入了自己的胸膛 , 他用生命表达了他的贸易立场:跨国公司和少数大国在领导世界走向全球化 , 农民成为牺牲品 。 在坎昆 , 时任美国贸易代表(USTR)佐利克等提出了竞争性自由化的新玩法 , 从此 , 区域主义和双边主义流行 , 多边体系走向碎片化 。马来西亚贸易专家马丁·柯尔认为 , 世界面临两个相互冲突的范式 , 一个是在全球化的体制内做工作 , 另一个是以甘地式的、社区为基础的 , 依靠区域内贸易的国家经济 。 马丁·柯尔是发展中国家的顶级专家 , 无论多么艰辛 , 他一生都跟踪WTO事务 , 为发展中国家发声 。 他所描述的两个范式的冲突正日益加剧 , 逆全球化声音高涨 。在全球化过程中 , 诸多问题呈现出来 , 其中最关键的两点是:其一 ,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由于技术与发展差距的存在 , 各成员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日程日益分化 。 一些国家依赖资源禀赋进入世界市场 , 但同时希望找到摆脱资源诅咒、实行工业化的道路;一些国家进入了全球价值链 , 但希望得到附加值含量大的分工机会;而少数国家站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竞合门槛边 。其二 , 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 。 政府的作用及国家的发展模式成为各国经济竞争中的争论焦点 。 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被冠以"国家资本主义"、"非市场经济"等标签 , 受到排斥 。 除中国之外 , 仍存在各种争议 , 其本质是政府到底应如何干预经济 。专家:全球化不可逆转,中美需要协调WTO改革目标
二、全球化不会逆转虽然全球化充满矛盾 , 但在尚未认清全球化运行机理的情况下 , 如果错误地认为通过人为操纵就可以推行"逆全球化" , 将引发世界经济更大的灾难 。自新航路开辟之后 , 全球化就在世界市场的开拓中循序渐进地发展起来 。 15世纪以后 , 新航路的开辟带动了欧洲与其他大洲的跨洋贸易 , 蕴育了世界市场 。 17世纪中叶 , 英国取得海上霸权的地位后 , 通过自由贸易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个世界市场 。 18世纪中叶 ,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迈向机器大工业 , 生产范式和世界市场找到了契合点 , 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速 。 当时 , 商人们将原棉从世界各地运到英国的工厂 , 那里的工厂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纱锭 。 一大批工人把棉花纺成线 , 织成成品织物 , 然后经销商把它们销售到世界各地的市场去 。19世纪下半叶 , 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新的跃升 , 世界市场日益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载体 , 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 , 进而在20世纪形成全球价值链 。 当前 , 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使资本、技术、人员和数据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 , 经济全球化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其特点:第一 ,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第二 ,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世界市场 , 只有在世界市场中 , 贸易、投资、生产和消费才能循环进行 。 第三 , 世界市场是不变的 , 但全球化的经济形式 , 即生产、贸易、投资和消费的方式是变化的 , 正是这种变化 , 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 这些特点告诉我们 , 全球化是不会逆转的 , 但生产、贸易方式会发生变化 , 同样会发生变化的是各国在全球化中的分工及实力 。那么 , 为什么国际社会出现了此起彼伏的逆全球化声音?这是因为全球化使不同国家落入不同的竞争空间 , 因而各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国对全球化的态度不同 。但是 , 自新航线开辟 , 贸易就是在全球市场中展开的 ,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 , 生产都是在世界市场中布局的 , 百分之百退回到国内生产是不可能的 。 我们所要做的是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 找到全球治理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