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牛郎织女|历史上真实的七夕:与情人节毫无关系,女人们不秀恩爱秀秀巧技
晃眼间七夕就要到了 , 不知道各位男士有没有打听到自己另一半想要什么礼物?小佛估计 , 要是你们不知趣 , 迎来另一半的黑脸还算好 , 如果是搓衣板就有得受了了 。如果实在是不愿意送东西 , 那赶紧恶补一下七夕的来历 , 到时候给另一半科普科普 , 到底应该怎么过七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 , 小佛就用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来给大家科普科普历史上真实的七夕 , 人们又是如何过七夕 , 当然 , 小佛不是反对大家按“情人节”的方式过七夕 , 毕竟开心就好 。
说起七夕节 ,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 , 其实七夕起源和牛郎织女故事之间有这样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 不过学者杨琳依据民俗学有关原理 , 结合类书、文人笔记、地方志等相关资料记载 , 对七夕节的起源问题作了详细辨析 , 也将牛郎织女故事与之的关系进行了考证:
“七夕节是东汉以来逐渐流行起来的”;牛郎织女神话产生于先秦 , 然三国以前 , 与七夕节无任何联系 , “牛郎织女传说是晋代以后才渗入七夕节的” , 而后 , 七夕节逐渐成为民间普遍节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 , 而这主要是出于人们对织女的崇拜 , 织女是天上纺织水平极高的仙女 , 而她平时都在天宫中 , 人们是见不到的 , 唯有每年七夕节 , 织女才能出天宫与牛郎相见 , 人们也只有在这一天才能见到她 , 于是设香案祭拜 , 请求传授女工技艺 , “乞巧”即“乞求得到做女红的巧技” , 毕竟在古代 , 不管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 , 还是普通女子 , 都是需要精通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女红” 。
【民俗,牛郎织女|历史上真实的七夕:与情人节毫无关系,女人们不秀恩爱秀秀巧技】故而 , 在七夕节这一天 , 拜织女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 , 明朝著名画家郭诩曾作《乞巧图》(下图) 。图中女子在家中后院设案几 , 上面放着供品 , 一个富家女子模样的人正拿着东西准备拜月乞巧 。根据记载 , 古人主要用茶、酒、点心、鲜花作为贡品 , 在祈祷时有固定的祷告语 , 譬如:
乞手巧 , 乞貌巧;乞心通 , 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 , 古代女人在七夕节除了在七夕节拜织女之外 , 她们也会聚在一起相互展示自己的技术 , 秀自己的巧技 , 主要方式有两种:穿针比巧与投针验巧 。
穿针比巧 , 又叫作“赛巧” , 女人们坐在一起 , 拿着五色线对着月亮穿七孔的针 , 谁穿得越快 , 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 , 穿针慢的人要给穿得快的人小礼物 , 这相当于是女人间的一种小比赛 。我们在宋朝的诗词中就能找到许许多多与赛巧有关的诗词佳句 ,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 , “云却静 , 月垂钩 , 金针穿得喜回头” , “宝奁深夜结蛛丝 , 妊五孔、金针不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投针验巧 , 又叫作“丢巧针” , 根据《帝京景物略》记载 , 女人们将细小的绣花针丢入太阳照射的水中 , 然后观看绣花针在水底的投影 , 如果投影是云、花、鸟、鞋子、剪刀之类的东西就算是乞巧成功 , 也就是这次小比赛的获胜者 , 可以得到一些小礼物 。
推荐阅读
- 君王皇帝|历史上跳舞好的三位皇妃,为何结局凄惨?
- 青海|民俗活动、民族节日、文化艺术节...青海这16个不同民族和习俗的节日?,你都知道吗?
- 民俗|60年代的香港老照片,铜锣湾、皇后大道、轩尼诗道等
- 民俗|1980年拍摄的广州老照片,你还有印象吗?
-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上真实的司徒王朗:没被诸葛亮骂死,堪称三国大赢家
- 东夏国|《盗墓笔记》中,云顶天宫埋藏东夏国所有财物,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 民俗|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丨钱江观潮习俗
- 电影|历史上的今天: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上天,有声电影问世
- 司马睿|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功臣王导,琅琊王司马睿登基竟邀请他同坐龙椅
- 陵墓|历史上的4大名墓,自古以来无人敢动,三个是皇陵还有一个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