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汉朝规定“杀人者死”,为何还有很多复仇杀人事件?( 二 )
汉灭秦后 , 反思与总结了秦"以法为教"的教训 , 认为尚暴政酷刑 , 弃德治 , 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为此, 汉代统治者冀希从儒家思想中寻找治国之策 , 把孝作为教化民众和治理国家的突破口和总抓手, 利用教化、奖惩等手段 , 采取"以孝入律"的强制措施 , 引导与推行孝德 , 让"孝"发挥前所未有的治世功能。
汉代为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策 , 在"忠臣必出孝子之门"思想的指导下 , 为选拔符合"孝治"要求的官吏 , 首创了"举孝廉"制度 , "孝"成为选拔官吏的必要条件、入仕的正途 。自汉武帝元光元年起 , "兴廉举孝 , 庶几成风" , 不孝者不能选拔为官 , 并把"孝"当成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之一 。官员如违反孝道 , 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董仲舒
汉朝宣扬孝道 , 鼓励孝行 , 以孝化民 。汉武帝时 , 大儒董仲舒开始用"阴阳五行"的神秘观点和牵强附会的臆说大力渲染孝观念 , 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学说 。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 , 极力强调父家长的权威性 , 在律令中对子女规定了奉养、丧葬、祭祀等一系列义务 , 赋予父家长一系列权益 , 拥有法律赋予的绝对特权 。
正是汉代过分强调子女对父母单向性的孝行 , 父权处于绝对的地位 , 对触及孝的违法情况往往又以孝心论罪 , 尤其对为亲复仇者多实行宽宥 , 助长了人们的复仇之心理。在宽宥复仇社会现象的影响下 , 汉代尤其东汉出现了许多复仇的案例 。
《后汉书》中复仇案例举不胜举:苏不韦为报杀父之仇 , 变名姓 , 以家财募剑客 , 杀司隶校尉李暠之子 , 掘暠父之墓 , 使仇人李暠愤而死;安丘毋丘长与母俱行市 , 道遇醉客辱其母 , 长杀之;吕荣丈夫为盗所害 , "荣乃手断其头 , 以祭其灵" 。这些为父母、为兄弟、为丈夫复仇的行为 , 由于在反抗暴政 、张扬道义方面有一定可取之处 ,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偏执和过狂 , 复仇渐变成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陋习 , 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和政治权威性 , 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 激化了社会矛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侠客
公羊派对血亲复仇的态度
以孝涕为本的儒家思想对血亲复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孟子说过:"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 。杀人之父 , 人亦杀其父 。"
【诸子百家|汉朝规定“杀人者死”,为何还有很多复仇杀人事件?】儒家不仅强调血亲复仇 , 还把非血亲的人伦关系也纳入复仇的范围 。儒家复仇理论中 , “公羊派” 对复仇的态度尤为强 烈 , 不但对复仇完全面予以肯定 , 还从各个方面论证了它的合理性 。
公羊高阐发孔子微言大义 , 对传统的复仇观念作了创造性的发挥 , 认为孔子是极力提倡复仇的, 并借编《春秋》之机讥贬那些不 能为君报仇的乱臣 , 颂扬不忘君仇的忠臣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羊派儒生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宗族统治为基础的 , 每个人都隶属于一定的宗族 , 血亲复仇相应地以宗族为特征 。自春秋之后 , 社会陷入剧烈的变革之中 , 宗族结构瓦解 , 个人被抛离于宗族之外, 血亲复仇也就采取了个人行 为的方式 , 是勇敢者的表现 , 是一种"义行" 。公羊学说的复仇论理就是对这种行为的理论概括和升华 。
董仲舒是公羊学的集大成者 。他在全 面弘扬《公羊传》所宣扬的《春秋》微言大义的同时 ,广泛吸收了诸子学说 , 采取综合归纳 、 以经解经的新方法 , 使《春秋》义理更具系统性 , 更加便于统治者选择和士子研习 。
推荐阅读
- 诸子百家|晏子,一句话帮两个人,这句话有什么玄机呢
- 楚汉|昭君出塞虽为汉朝带来了和平,但她背后的心酸却是有苦不能说
- 刘向|他当了三十多年部级干部,一直坚持唱衰汉朝,最后一语成谶
-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老子的“上善若水”有着非一般人理解的精深含义
- 刘备|曹操被公认为"汉朝正统",为何刘备后来居上?都是司马光惹的祸
-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公孙龙|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别人看不穿,二千多年后被证实是王者
- 诸子百家|以一人之力,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这两个宰相能力太强
- 诸子百家|史上很厉害的2人:一怒而天下惧,一安则天下熄!因他们死了很多人
- 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不能随便装,先看看这几条规定,符合了再装
- 书法字画,诸子百家|“疯子”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夏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