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观察|高德红外研究之二:红外技术哪家强?



市值观察|高德红外研究之二:红外技术哪家强?
本文插图

作者: 江 峰编 辑:小市妹
在《年内股价翻两倍 , 这家小巨人有望成巨头!》一文中 , 市值观察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基本概念以及高德红外基本面情况进行了介绍 。 本文将进一步对国内红外制造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参与企业的相对竞争力逐一分析 。
相对于大立科技、睿创微纳而言 , 高德红外在产业链的延伸方面遥遥领先 , 这也是其能够享受行业最高估值的一个关键因素 。
货比三家
红外技术哪家强?
目前 , 中国红外行业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 高德红外、大立科技以及此前登陆科创板的睿创微纳均为行业内的重要玩家 。 从2019年销售规模上看 , 高德红外以16.38亿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一 , 睿创微纳及大立科技分列第二、第三位 。
实际上 , 自2015年起 , 我国已能够自主生产红外探测器、机芯等红外热像仪所需的全部关键零部件 。 目前 , 我国红外设备制造产业整体呈现出了军工集团、中科院系科研院所和少量优质民营企业三大体系并存的格局 。 其中高德红外、烟台艾瑞(睿创微纳子公司)、大立科技、兵器工业夜视集团等单位在红外探测器、机芯等核心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市值观察|高德红外研究之二:红外技术哪家强?
本文插图

▲国内红外制造产业链主要参与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东兴证券研究所
截止目前 , 高德红外市值已经突破600亿元 , 睿创微纳为400亿元 , 而最早登陆二级市场的大立科技 , 目前市值仅为120亿元 。 那么 , 三者的差异主要在哪些方面?
从发展策略上看 , 睿创微纳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产业链前端的非制冷红外新芯片和探测器领域 , 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的规模优势 。 高德红外则在整个产业链都进行布局 , 并在红外技术民用领域的拓展方面具有优势 , 更像是一个平台型公司 。 此外 , 公司在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这一领域也具有技术优势 。 大立科技走的也是全产业链路线 。 但与高德红外相比 , 公司在芯片研发与生产、封装技术等领域相对落后 , 规模上也处于劣势 。 因此 , 公司目前的市值及估值在三家企业中均排在末位 。
市值观察|高德红外研究之二:红外技术哪家强?
本文插图

第二个问题是 , 如何看待睿创微纳与高德红外在芯片领域的差距?目前看 , 高德红外与睿创微纳均掌握了红外成像系统的关键元件红外MEMS芯片核心技术 。 然而 , 睿创微纳尚不具备芯片制造能力 , 在晶圆加工环节还需要委外加工 。 高德红外则已经有了一条8英寸0.25um批产型MEMS生产线 , 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条自主可控且具备批产能力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 。 如果拿智能手机芯片做个简单类比的话 , 睿创微纳目前的红外芯片技术如同华为的麒麟海思芯片 , 设计能力虽然已经达到一流水平 , 但仍需国外晶圆代工厂进行代工生产 。 高德红外则相当于是韩国的三星 , 既有设计能力 , 也有晶圆加工能力 。 好的一点是 , 睿创微纳的芯片代工属于成熟制程 , 国企晶圆代工企业就可以生产 , 而非像麒麟海思一样受制于台积电 。 因此 , 公司目前晶圆代工只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劣势 , 但不存在手机芯片领域的断供风险 。 此外 , 睿创微纳在非制冷红外整机及系统应用研发能力较弱 , 产品布局存在一定短板 。 由于非制冷红外整机及系统产品的价格更高 , 睿创微纳在销售规模方面也处于劣势地位 。 根据专业机构Yole Développement Group数据 , 2017年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总销量约130万台 , 其中大立科技销量市场占有率1.6% , 高德红外销量市场占有率0.2% , 睿创微纳则榜上无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