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雨果·克劳斯:破碎的瓦勒小城与无尽的哀愁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雨果·克劳斯:破碎的瓦勒小城与无尽的哀愁
本文插图
雨果·克劳斯(Hugo Claus , 1929-2008)
本文插图
《比利时的哀愁》
作者:(比利时)雨果·克劳斯
译者:李双志
【新京报|雨果·克劳斯:破碎的瓦勒小城与无尽的哀愁】版本:译林出版社2020年6月
厚达758页的《比利时的哀愁》是一本非常难以进入的小说 , 作者雨果·克劳斯在句子中不断转变人称视角和叙事语调 。 但这并非单纯的文学炫技 。 这种独特的语调与主人公的成长及比利时战争期间的氛围相对应 , 一旦读者能够跨越第一道阅读障碍 , 就能体会到由密不透风的文字所构成的绵延不绝的哀愁感 。
这个庸常的世界 , 其实跟人性一样 , 很多时候都是脆弱且经不起推敲的 。 然而 , 要是人能多少意识到这一点 , 就有可能从习惯性的麻木怠惰中醒来 , 承受住那令人窒息的世界 , 找到某种属于自己的存在方式 。 这是我第二次读完《比利时的哀愁》——雨果·克劳斯的厚达758页的长篇小说之后的一点感触 。
它把我迷住了 。 在不知不觉中 , 它打开了时间的线头 , 拆除了空间的外壳和框架 , 让我在阅读的中途就意识到 , 它的真正厚度与长度 , 其实要远远超出其物理篇幅 。
起初 , 它还像条缓慢的河流 , 后来 , 它就忽然涣散开去 , 变成广阔的湖 , 最终变成无边的海 。 尤其是临近结尾 , 当主人公少年路易斯开始动笔写一部同名小说时 , 我就明白了 , 这本书 , 其实是读不完的 。
暗藏矛盾的成长小说
这当然是一部“成长小说” 。 家族背景颇厚的小城少年路易斯在管理严苛的教会学校读书 , 在那些性情古板怪异的修女教师们所营造的监禁式教育氛围里 , 他的叛逆精神潜滋暗长 , 总是会不时冒出些离经叛道的想象与言行 。 等他渐成叛逆少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 生活与瓦勒都陷入了废墟般的漫长冬天 。
他是亲人们心中无药可救的“哀愁”——“看在上帝的份上 , 你到底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啊?你没有目标 。 你不做家庭作业 。 你对苏联的战争局势不感兴趣 。 你没有朋友来我们家做客 。 我从来没有听到你像你这个年龄的其他男孩那样谈论女孩子……”而他自己的哀愁 , 则来自死气沉沉的教会学校 , 来自暗藏矛盾危机的家庭 , 来自青春期的冲动与迷茫 。 在那个分崩离析的世界里 , 让他得以幸存并继续成长的 , 只有阅读、想象与写作的尝试——他人的世界在持续解体 , 而他的世界却在不断生成 。
战争给比利时小城瓦勒带来了什么?雨果·克劳斯只用寥寥几行字就概括了:
瓦勒下雪了 。 雪花纷飞 , 像莫扎特下葬那天的维也纳一样 。
瓦勒下了好几个月的雨 , 结果造成了饥荒 , 暴发了瘟疫 。 庄稼在田里烂掉 。 无辜的孩子被人用连枷打死 , 就因为他们不停地咳嗽 。
瓦勒经历着一个谜一样的灼热夏天 。 轰炸机来的时候 , 人们因为太热都不愿躲进防空洞里 。 轮箍、梁木和半个火车头都搁在燃烧的糕点店里 。 士兵们用步枪枪托把人赶到莱厄河上的浅底小船上 , 然后在小船上射出洞来 。 在河岸上他们把拒绝咒骂王室的一个教士绑了起来 , 放在一架大炮前 。 铅弹弹丸和教士的碎肉像下雨一样落到水面上 。
被战争摧毁的 , 还有路易斯周围的各种藩篱 。 他获得了肆意生长的自由 。 他见识了比利时沦为德国的占领区 , 弗拉芒主义与纳粹的合流 , 普通人的反犹情绪以及为了求生存所做出的各种妥协甚至出卖自我及他人;他见证了人际关系尤其是亲情关系的脆弱易碎、道德如浮云而人命如草芥、盲目的理想与难料的厄运如何瞬息转换;他经历了最初的朦胧之爱 , 体验了与成年女人之间的赤裸而又晦暗的肉欲关系 , 也体验到了最为单纯而又神秘的友情之爱的获得与永远的失去 。
推荐阅读
- 新京报评论|“老漂族”难过七夕,背后是一个需要被看见的“沉默群体” | 新京报专栏
- 新京报|两名驴友挑战“瀑降”遇险,景区无需一味追求网红项目
- 新京报|北京民俗博物馆里过七夕,体验投针验巧、凤仙花染指甲
- 新京报|舌尖上的七夕,浪漫也要美食相伴
- 新京报|摩登日记|工艺繁杂的蕾丝,曾是欧洲宫廷的专属
- 新京报|新员工不喝酒被打耳光:面子与权力之下的酒桌“虐”文化
- 新京报|2020款新缤智7月销量同比增179%,将聚焦年轻消费者焕新
- 新京报|好物│特殊的日子,让家居小物为你创造浪漫
- 新京报|贵州滴水滩瀑布两驴友挑战“瀑降”遇险,救援队:正设法救援
- 新京报|七夕节与“三观党”: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更保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