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上海书展·专访 | 戴锦华:我想跟孩子们分享电影艺术

《给孩子的诗》《给孩子的故事》《给孩子的散文》《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今年,青少年阅读文库“给孩子”系列又有一个新成员——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及其团队共同编选的《给孩子的电影》。
当戴锦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在《基督山伯爵》中牢牢记住了一句与故事情节没什么大关联的话,大意是:读五十本精选的书,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后来,她到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在几乎心醉神迷地“沉迷”在电影资料馆里观看电影史著名影片之后,深深地体认到:看五十部精选的电影,如果尚不足以改变你的人生,也一定会充分地富足你的生命。
近日,《给孩子的电影》由活字文化与中信出版集团在上海书展上全国首发。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遴选出50部经典电影,尤其注重第三世界电影的发展,除好莱坞外的国家,比如伊朗的《小鞋子》以及东欧的电影。在这50部之外,《给孩子的电影》又以列表的形式补充推荐了另外50部影片,让有兴趣的小读者作为延伸阅读与观摩参考。
 书展|上海书展·专访 | 戴锦华:我想跟孩子们分享电影艺术
文章图片
戴锦华
在一次新书分享会上,一位小学老师提问说她带学生看《哈利·波特》,结果孩子们怎么也写不出观后感,让她很是发愁。
“我没教过《哈利·波特》,但我猜这个观后感有一个范本。按照这个范本,孩子可能就写不出来了。”戴锦华说,“不排除有些电影孩子真的什么都看不到,因为那些电影的逻辑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但是在《哈利·波特》里,他们不应该什么都看不到。或许是他们看到的那些东西没法进入这个范本格式。”
她给那位老师的建议是不要给孩子布置观后感,就问他们喜欢哪个角色、能记得哪些场景,再看看孩子们是不是就能写出来了。她还特别说到自己写小学语文作业,结果堂堂一个“北大中文系教授”也拿了不及格。“问题在于,这些作业预设了一些标准答案,而这种标准答案的逻辑我完全理解不了。”
“但是,应试教育决定了它必须有标准答案。我就希望,《给孩子的电影》这本书是个不预设标准答案的书,随便孩子能看到什么。我没有要求孩子们一定从头读到尾,他们可以随便打开任何一页,读一部片子,知道一个导演,了解一种电影艺术的时刻,那我就觉得很满足了。当然,我最希望的是他们在看书后能真正去找电影来看。”8月14日,戴锦华在上海接受了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专访。
 书展|上海书展·专访 | 戴锦华:我想跟孩子们分享电影艺术
文章图片
近日,《给孩子的电影》由活字文化与中信出版集团在上海书展上全国首发
【对话】
“成人对孩子的想象越来越僵化”
澎湃新闻:你对书名中“孩子”的定义是什么?
戴锦华:我心目中的理想读者其实是少年,大概是小学高年级以上到高中吧。
澎湃新闻:在书中,有的影片如《爱德华大夫》《浪潮》会出现“观影提醒”——建议高中以上、有较全面的世界知识和较强的电影艺术鉴赏力的同学观看。所以,这里的“孩子”也是有分类的?
戴锦华:坦率的说,这种注释是为妥协而产生的,因为有些人认为一些片子完全不应该给孩子,而我觉得它们应该给孩子,结果就说,那好,大孩子吧。如果是我个人的话,我不想做出这样的建议,我也不认为需要这样的建议。
澎湃新闻:但凡受众是“孩子”,几乎所有的内容产品都有尺度把控。前阵子网络文学界还有“禁止宣扬自杀情节”。你怎么看待孩子对于影片中情爱、武力、生死等“敏感内容”的接受能力?
戴锦华:我不想直接对话整个社会的道德主义,那不是我的对话对象。我想说的是,现在中国社会有两代人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中长大,成人对孩子的重视和爱被百倍地放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好像没有打开一种关于孩子与成长的概念。
在过去,我们习惯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是和成人一起长大。非常奇怪的是,成人对孩子的想象反而越来越僵化。昨天有一个家长说得很好,她说她自己都理解为“是想给孩子画个圈”。画一个圈,一是孙悟空的那个圈,不让妖魔进来,保护孩子,同时呢也不要让孩子长歪了。但我认为,这个圈子始终只存在于成人的想象中,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圈能让孩子纯洁地、安全地、快乐地成长,因为孩子从来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
对我而言,既然这本书是给孩子看的,当然也有考量,区别只是孩子的生命岁月还短,经验不足,他们去主动应对环境的能力相对比成人弱。我觉得只有这样的区别。
我在这次书展反复说到一个观念——“低幼不等于低龄”。低幼是一种智力状况,我们成人中有很多低幼的时刻,我自己也是。我们以为孩子就是低幼,不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普遍表现出低幼,社会要负责任。其实我们看到了太多优秀的孩子, 聪慧的孩子,对社会有敏锐直觉的孩子,所以我非常拒绝一种优越的保护孩子的态度。我觉得我们和孩子之间应该有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分享,这大概是我这本书最基本的依据。
 书展|上海书展·专访 | 戴锦华:我想跟孩子们分享电影艺术
文章图片
《给孩子的电影》内页
澎湃新闻:对于孩子,成人确实总有很多成人的想象。我们小时候好像都经历过,比如一家一起看电视,如果有接吻这样的镜头,家里大人会说:“不要看不要看,眼睛闭起来。”然后我们一直问:“好了吗,好了吗?”其实也有打开手指缝偷偷看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