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哨网|七问七答:中国S交易估值难,怎么破?


流动的PE
2019年以来 , 多家国资背景的重量级玩家、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市场化母基金作为买家进场 , 中国S交易开始呈现更活跃的状态 , 但随着实操的推进 , 一系列摩擦和矛盾也在不断暴露 。 目前在人民币基金S交易的实操中 , 估值可能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难题之一 。 根据笔者搜集到的信息 , 当下S交易的估值难点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GP不配合尽调或打开资产包 , 买家对底层资产不熟悉 , 估值的基准(benchmark)缺乏一致性 , 复杂资产包的估值存在操作困难 , 买家卖家诉求差异太大 , 折扣谈判缺乏相关基础等 。 而对比美元基金的S交易 , 估值更多是以标准化的方式完成的 , 买卖双方对估值的认同大于分歧 , 主要的价格差异来自于买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对资产包的不同看法 。
人民币基金S交易的估值难题从何而来?如何跨越这些鸿沟?我们能向美元基金学习什么?针对这些估值实操中的难题 , 本周我们邀请到具备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双重S交易经验的苏盈女士分享她的经验和洞察 。
嘉宾简介:
晨哨网|七问七答:中国S交易估值难,怎么破?
本文插图

苏盈 , CFA , 璟宸资本联合创始人 , 在私募基金行业拥有超过10年的经验 , 曾先后担任凯雷集团旗下知名母基金AlpInvest Partners的副总裁 , 平安集团旗下平安资本的董事总经理 。 就职AlpInvest期间 , 她主导或参与多起欧洲市场及亚洲市场的基金二手份额转让项目;就职于平安资本期间 , 负责管理S基金与母基金 , 管理基金规模累计超过90亿元人民币 。
01
中国S交易估值难的三重缘由
流动的PE:此前有国内的专业机构调查了中国市场里的19个LP , 问在S交易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 其中有15个LP觉得估值是最大的难点 ,您认为估值为何会成为最大的难点?美元的LP是否也会有这个问题 , 还是只是中国现阶段的问题?
苏盈:中国的LP觉得估值比较难 , 有几个原因 , 第一 ,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很多LP觉得买的是盲盒 , 就是你要买一堆资产 , 如何对那么多资产进行定价 , 最终形成一个确定性的价格?这个问题其实如果你掌握足够的信息理论上是可以解决的 , 比如一支基金投了50% , 投了10个资产 , 你可以把它“打开” , 对10个资产一一定价 , 这个资产包就不再是一个盲盒 。 这是第一点 。
第二点 , 理论上估值打折是有一个基础的 , 基础就是NAV(全称Net Asset Value , 基金份额净值) , 即基金提供的估值 , 但是人民币基金行业里没有一个标准的体系 。 很多GP按照自己的风格去估值 , 前几年这种情况更明显 , 有些GP认为但凡没有变现的资产都按照成本计 , 但这明显对于LP是一个误导的信号 。 这两年募资压力比较大 , 大家都学会按照市场法 , GP会按照项目后续融资的情况把mark-up(利润)做出来 。 理论上来说 , 我觉得这是一个市场给予的估值 , 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基础点的 。 还有一些项目 , 好几年没有融资了 , 项目估值水平停留在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水平上 。 如果一个项目2-3年没有拿到融资的话 , 很可能是两种情况 , 一种是这个项目已经没有当初发展的那么好了 , 那么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减值;第二种是公司发展的非常好 , 本身不需要融资 , 那显然上一轮的估值水平也不带代表其当前价值 。 在国外 , 因为市场以并购项目居多 , 没有太多后续融资的需要 , 项目就是按照EV/EBITDA的思路去做估值 。 但在中国这种估值方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 如果用国内可比上市公司的P/E去算 , 很多时候这个P/E可能非常夸张 , 不同板块之间差异也很大;按照P/E算出来之后 , 流动性折扣打不打 , 打多少?国外有比较成熟的估值体系和指引 , GP大部分都会沿用这套体系 , 辅以微观的调整 。 人民币这套体系的应用目前看来还是欠发展 。 我觉得这是第二点 , 估值的基础在哪里摸不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