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联塑料产业平台|关于增塑剂的是是非非,它的未来走向何处?( 二 )
这种影响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 而且在健康安全第一的当今社会 , 任何事关安全的小事一经放大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 尤其要引起重视 。 这不增塑剂就成了媒体的常客 , 类似“常涂指甲油易不孕”、“用保鲜膜小心中毒”、“给宝宝买玩具当心增塑剂”、“包书皮有毒”、“小心毒橡皮”等报道无不令人心惊 。 诸多报道的背后 , 反映了增塑剂的使用极其广泛 , 也折射了增塑剂潜在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 去年上海质监局对30批次塑料包书膜及书套产品进行风险监测 , 结果发现25批次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不符合判定要求 , 存在安全风险 。
那么 , 增塑剂有什么安全隐患呢?目前发现有安全风险的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 而且着重是其中的6种 。 该增塑剂无色无味或有轻微的芳香味 , 难溶于水 , 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在塑料中呈游离状态 , 可以迁移至环境 , 主要通过与人的口腔、皮肤粘膜等接触进入人体 。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具有影响生物体内分泌和导致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环境激素 。 其中DEHP等6种被美国环保署( EPA)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 。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 对于女性而言 , 该物质会增大女性患乳腺癌甚至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 对孕妇则可能造成流产 , 对于儿童而言 , 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 。
当然 , 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 。 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 ,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 , 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 。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毒性更低 , 即使每天摄入9.0毫克 , 也是安全的 。
增塑剂的管控
鉴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潜在危害 , 1999起美国、欧盟纷纷出台政策限制其应用 。 欧盟通过ROHS指令和REACH法规限制了邻苯二甲酸酯(主要是DEHP , DBP , DIBP和BBP四种)的使用 , 浓度均不能大于0.1% 。
根据今年3月的欧盟化学品管理体局的通报 , 邻苯二甲酸酯的限制范围由玩具或儿童保育产品将扩展至地板、床垫、鞋类等其他塑料制消费品 。 美国环保署(EPA)将DINP列入有害化学品清单 , 并将 6 种邻苯二甲酸酯列入重点控制的污染物黑名单 。 2008美国明令禁止在塑料玩具中使用6类邻苯二甲酸酯 , 含量不得超过0.1% 。
我国2007年起开始对化妆品、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进行限制 , 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后 , 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 近年加严了对玩具等消费品中邻苯二甲酸酯使用的管控 , 并牵头制定首个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方法的国际标准 。 2014年修订的玩具安全标准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6种增塑剂列为限用物质 , 限量要求跟欧盟相同 。
注:6种禁限用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
增塑剂的未来
过去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由于价格低廉得到大量广泛的应用 , 但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对这类传统增塑剂的使用进行了限制 , 可以预见 , 高效、环保、无害将是增塑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如开发聚酯类、环氧油类、醚酯类、柠檬酸酯类和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 。
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具有无毒、不易挥发、耐候性好、相容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代替邻苯二甲酸酯的首选绿色环保增塑剂 , 消费量增长迅速 。 我国柠檬酸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 具有开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 但受工艺复杂、成本很高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大规模推广应用 。
环氧油类增塑剂是利用有机过氧酸和天然油脂进行环氧化反应制备的一类环保增塑剂 , 因价格低廉、毒性低也获得一定应用 , 目前应用最多的环氧大豆油增塑剂(ESO) 。 聚酯类增塑剂具有迁移性小、耐高温、不易被水和溶剂抽提等优点 , 但相溶性、加工性和低温性差 。
推荐阅读
- 区块链|陈根:区块链如何颠覆文化产业?
- 11-20万|“研产销”产业链背后 恒大搭建造车完整版图
- 汽车|恒大造车“三步棋”:打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闭环
- 医药|广东医谷珠海医疗产业加速基地落户高新区
- 养花养鸟|塑料瓶扔了太可惜!用来养绿萝,效率高,成活快,一养一大片
- 养花养鸟|绿萝长成绿萝柱,几个塑料瓶就搞定,样子美观大方,花盆钱都省了
- |白色家电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建议 产业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
- |塑料筛分振动筛
- 振动筛|塑料筛分振动筛
- 蔚来|小鹏汽车“鹏程”IPO,产业链利润估值双升 IDG资本再成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