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银:“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才是医学创新“好声音”( 二 )


医学创新观念尚需进一步转变
科技与医学的进步与发达 , 让每一个患者都有理由期待着诊疗一体化的全病程管理服务惠及自身 , 而这也应该是每一个医生的梦想 。
然而 , 对于多数人满为患的大型综合医院来说 , 医生的日常诊疗工作已经非常饱满 , 要想再腾出时间来进行医学创新 , 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对此 , 施秉银认为 , 这里面首先需要让医护人员有一个观念的改变 , 需要让他们认识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 没有创新就没有医疗水平的提升 。
他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创新实践为例 , 向健康界透露了医院为鼓励医护进行医学创新而做的众多探索性工作:
第一 , 医院设立了很多专门基金 , 来鼓励创新;第二 , 医院建立了很多平台 , 包括转化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 好几百的医学研究生 , 有什么想法 , 都可以到平台上去表述 , 直接开展创新工作;第三 , 就是和西安交通大学本部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医工结合 , 甚至专门设立了鼓励医工结合的基金 , 最高达200万元 , 现在医院已经资助了一大批创新项目;此外 , 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旨在推动医学创新转化的公司 , 以市场化的力量推动创新成果有效转化 。
近年来 , 中国的医学创新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 尤其是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 , 医学创新爆发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 , 在医学创新转化过程中 , 也面临一些现实的难题 , 其中最大的困难还是观念问题 。施秉银认为 , 从医院角度来说 , 首先需要不断地和医生进行交流 , 倡导转变观念 , 鼓励学科创新;同时 , 还有一个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他表示 , 交大一附院自建的智慧好医院 , 就是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做的 。
事实上 , 除医院内部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外 , 院外社会也需要创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 。而“中国创新好声音-面向未来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show”这样的活动 , 正是试图通过鼓励医护的各类创新的诊疗行为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终极目标 。
对于此次参赛的创新项目 , 施秉银表示 , “这一次的医学创新比拼 , 无论是从医学领域 , 还是从生命科学领域 , 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未来 , 其意义不仅在于充分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医学领域的成果 , 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医学发展的巨大潜力 。”
在他看来 , 这一次的几个参赛项目 , 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医学创新领域最近几年来的发展水平 , 也代表了国家医疗发展的水平 。当然 , 这些项目未来在全国的推广和落地方面 , 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他希望健康界以后多举办类似的创新活动 , 通过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创新 , 把更多的医学创新成果 , 应用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市场需求中去 , 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大发展 。
这样的创新好消息 , 其实就近在眼前!
经历两年的中国医学创新大赛 , 正从原来的民间联盟升级为国家队 。据健康界了解 , 本次“中国创新好声音”获奖的六支战队 , 也将会自动入围第一届医学科技创新大赛 。
立即点击第一届医学科技创新大赛专题页面 , 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的医学创新走向全新时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