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坚守在那鲜为人知的艰苦战位,这是年轻官兵的戍边故事( 三 )


远处起伏的群山 , 像是家乡青海的达坂山 , 不管心情“是晴是雨” , 他都会站在山顶对着家乡的方向喊上几嗓子 。他一直用这种方式 , 向远方的阿妈传递自己的思念 。
清晨吃过早饭 , 高兴隆和战友们开始了巡逻 。走完一整条巡逻路线 , 需要2个多小时 。
行至山顶 , 高兴隆回头望了一眼 , 昌马河哨所岿然屹立 , 山坡上 , “忠心向党”4个大字格外耀眼 。
扎根——
“军人的字典里 , 没有‘低头’二字”
马时兴如今已是支队作训股股长 。回忆起坚守哨所的日子 , 他不禁感慨万千 。
2016年春节前夕 , 妻子李丽敏带着刚满一周岁的儿子 , 在婆婆的陪伴下悄悄来到执勤点 , 想给当时还是排长的马时兴一个惊喜 。
山路蜿蜒 。一路上 , 李丽敏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儿子刚出生没几天 , 马时兴就因任务被临时召回 , 当时条件有限 , 通联也不方便 , 各种家庭琐事都是李丽敏一个人扛着 , 心里的委屈越积越多 。
来到执勤点时 , 马时兴正带着战士上大坝巡逻 。等了好久不见丈夫 , 着急的李丽敏就抱着孩子到坝底的通道口等他巡逻归来 。
不知等了多久 , 儿子突然“咿咿呀呀”喊着 , 小手指向头顶的大坝 。
陪同前来的上等兵勾耀东兴奋地说:“嫂子 , 哨长回来了!”他随即拿起对讲机大声喊道:“队长 , 你赶紧用望远镜看看我这边 。”
“你咋来了!不是在哨所留守吗?”
“哨所情况正常!你赶紧看看我身边是谁!”
沉默片刻 , 对讲机里传来一声惊呼:“丽敏 , 你咋来了!”这句话仿佛打开了李丽敏情绪的“泄洪闸” , 眼泪顺着她的脸颊“刷”地流淌下来 。
那天 , 勾耀东目睹了这一幕 , 也感动地流了眼泪 。后来 , 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 , 坚决要求留在哨所再干几年 。下士服役期满 , 父母让他回家帮忙打理家里的生意 , 他瞒着家人早早地向中队递交了留队申请 。“想想哨长 , 我就知道自己该往哪儿扎根!”
Array|坚守在那鲜为人知的艰苦战位,这是年轻官兵的戍边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训练场上 , 官兵们就地取材开展体能课目竞赛 。侯崇慧摄
坚守昌马河的官兵 , 对家人多少都有亏欠 。在昌马河哨所 , 总能听到许多“抉择两难”的故事 。
上一任哨长袁权刚 , 连续2年春节坚守岗位 。第3年 , 妻子来队和他一起过年 , 妻子来他没时间去接 , 妻子走他也没去送 。母亲生病住院动手术 , 知道他工作忙也没有告诉他 , 事后得知消息 , 夜深人静时 , 他默默向家乡的方向眺望……
卢硕是家中独子 。守哨多年 , 他年迈多病的父母一直在家无人照料 , 亲朋好友都劝他早一点回家 。上级了解到情况后 , 好几次想将他调到中队 , 他始终舍不得离开 。
今年 , 卢硕晋升为上士 , 再次向组织申请留任班长 。托付好亲友照顾父母后 , 他在留队申请中这样写道:“已经离不开哨所 , 就把根扎在这里 。”
在昌马河哨所 , “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 , 往往是同一件事 。就像马时兴说的:“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 , 军人的字典里 , 没有‘低头’二字 。”
由于常年坚守在大山深处 , 官兵们的爱情故事 , 也别有一番甜蜜滋味 。
去年 , 四级军士长曹志刚和谈了2年的女朋友断了联系 , 原因是一次简单的拌嘴 。女生哭着抱怨:“永远是我在牵挂你 。”曹志刚满心羞愧 , 不想再耽误女生 , 便狠心不再联系 。
今年春天 , 女生又风尘仆仆追到哨所 , 她的话感动了曹志刚:“遇见对的人 , 追到天边也无悔 。”
大学生士兵杨续霆 , 正在积极备战军考 , 他的女朋友也在备考研究生 。两人约定:考试结束两人会一起到哨所 , 对着大山许下婚姻的约定 。这个一直崇拜军人的女生说 , 喜欢杨续霆就是因为他的责任感 , 她会一直支持他守着这座巍峨的山、这条美丽的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