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中国第一批外企白领,后来过得怎么样?( 二 )



当时能进去 , 学历算是敲门砖之一 , 公司来我们学校招聘 , 系里给了推荐 , 虽然也走了一遍流程 , 但总体来说不算很难 。 我的职位是人力资源研究专员 , 主要负责政策方面的研究 , 可能因为公司里年轻人比较多吧 , 整体就是那种比较宽松的氛围 。
外企大多很讲求专业性 , 提倡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 我们当时还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培训 , 就我个人而言 , 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 因为人际关系简单 , 大家也都埋头工作 , 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
另一个优势是薪资待遇完善 , 我刚毕业的时候一个月工资500多 , 等到2年后跳槽去另一家法国公司时 , 一个月已经固定能拿到2000多块 , 跟同时期的国内企业相比 , 是数倍的差距 , 等我跳去第三家公司时 , 到手工资已经比毕业时多了一个0 。
1995、1996年的时候 , 去外企工作形成了某种潮流 , 很多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放弃铁饭碗想要跳槽 , 比较明显的要数医生转行去做医药公司的销售 , 中间的收入差差不多得有十倍 。
外企的福利待遇也极具吸引力 , 除了配备BP机、大哥大那些 , 我的第一家公司还给分了房 。

1994年到1998年之间 , 我先后供职于三家外企 。 等到1998年的时候 , 我觉得自己专业方面的东西学得差不多了 , 就想转去做经营 , 将人力资源做成专业性的服务 , 遂跟人一起创立了咨询公司 , 成为创始合伙人至今 。
我觉得我们那个年代外企出来的人 , 大家普遍都是热爱工作的 , 会觉得工作是一件能给人带来成就感的事情 , 外企的严苛训练也让大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足够自信 。
跟我同期在外企工作的朋友们现在不是退休了 , 就是已经做到了公司高层 。 不过据我观察 , 这些年的外企和二十多年前不太一样了 , “中国化”得比较厉害 , 圈子文化严重 , 老外围着中国人转 , 对现在的年轻人吸引力也不那么大了 。
中年|中国第一批外企白领,后来过得怎么样?
本文插图
1990年进入可口可乐罐装厂工作以前 , 我在上海的机关单位工作了8年时间 。 我大学就读的是数学系的统计专业 , 第一份工作是包分配的 , 在单位里我一直是努力上进的典型 , 但因为论资排辈现象比较突出 , 我在机关里的晋升机会有限 , 加上那时候已经改革开放了 , 我一个月努力工作 , 也只有200多块的收入 , 便萌生出辞职的念头 。

《新民晚报》上刊登的一则招聘广告 , 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 我当时应聘的岗位叫“计划协调专员” , 要求申请人有几年工作经验 , 因为是中外合资企业 , 对英语倒是没有特别要求 。
从初审到填表、面试 , 我面临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 毕竟要放弃铁饭碗 , 再加上工作地点在闵行 , 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 , 而我又已经成家有孩子了 , 家里人对我的选择有些意见 。
给我吃下“定心丸”的是一位普通工人 。 当时我第二轮面试结束 , 从闵行搭公司的运输车回市区 , 一路上跟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
“你来这里工作有没有担心?”、“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出乎意料的 , 他给我的反馈都非常正向 , 我们那时候没有互联网 , 很难向公司内部人士了解具体情况 , 但司机的话点燃了我心中的火苗 , “我在机关单位里能做得好 , 去外企也一样能工作得很好 。 ”我这么告诉自己 。
可口可乐也的确没让我失望 , 甚至我现在回想起来 , 在可乐的八年都是最令我难忘的 。 我们当时的工作氛围非常浓厚 , 国营工厂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 工作强度和责任性都高 , 我每天搭七点的班车去公司 , 虽然辛苦 , 但是坐在班车上 , 还是会有种隐隐的优越感 。

我的上司非常专业 , 业务上要求很高且严谨 , 上下级或同事们会因为工作的事情“争吵” , 但都是对事不对人 。 到现在三十年了 , 大家每年还是会抽空在一起聚聚 , 这种情谊我在之后的几十年都不曾碰到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