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密探频道|巨头阴影下的中芯国际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巨头阴影下的中芯国际
科技密探频道|巨头阴影下的中芯国际
本文插图

作者|林夏淅
编辑|李曙光
芯片行业再度迎来重大利好 。
8月4日晚 , 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 其中提到:“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 , 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 , 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 ”
在外部环境越发复杂的情况下 , 中国科技护国的决心已经不容置疑 。
国产芯片制造巨头中芯国际(688981.SH) , 成为了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 目前 , 中芯国际的28纳米制程 , 已是成熟工艺 。
8月5日 , 中芯国际开盘涨近7% , 收涨2.37% , 报收83元/股 , 高于上市首日收盘价82.92元/股 。
很多人一直质疑 , 中芯国际会不会是下一个中石油 。
A股的老股民大概永远忘不了2007年11月5日 , 中石油重回A股 , 发行价16.7元/股 , 开盘最高升至48.62元 , 单日成交700亿元;市值高达8.89万亿元 , 刷新了人类股市纪录 。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 , 中石油股价随后一路暴跌 , 很多炒新股的投资者 , 被牢牢套住 。 13年过去了 , 中石油股价已经暴跌90% , 目前下探到5元以下 , 很多投资者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割肉 , 什么叫站岗 。
对比之下 , 中芯国际也是上市暴涨 , 随后在10个交易日内 , 股价从82.92元/股跌至74.4元/股 , 降幅10.27% , 与中石油上市前十天的表现一致 。 这让不少人对中芯国际心存疑虑 。
但从发展的轨迹和产业特征来看 , 中芯国际和中石油并无可比之处 。 事实上 , 它更像京东方 , 一个主攻面板 , 一个主攻芯片 , 都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 也分别是中国科技行业过去和现在的“软肋” 。
科技密探频道|巨头阴影下的中芯国际
本文插图

中国两大软肋
1993年 , 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取代 , 当时称为“774厂”的北京电子管厂 , 正面临连续第7年的亏损 , 眼看就要在技术更迭中消失 。
35岁的王东升 , 和员工一起自筹了650万元的种子基金 , 并说服银行债转股 , 在1994年4月创立了京东方 。
在京东方成立之前 , 日本几乎独占全球液晶市场 , 夏普是当时的代表性企业 。
【科技密探频道|巨头阴影下的中芯国际】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 液晶面板行业进入衰退期 , 才给了韩国和中国台湾追上来的机会 。 之后 , 液晶市场的前五大供应商分别是三星、LG、奇美(台湾)、友达(台湾)和夏普 , 共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 , 中国大陆的企业却一直没有姓名 。
一边是庞大的市场需求 , 一边是严格的技术封锁 , 京东方在这种情形下诞生 。
科技密探频道|巨头阴影下的中芯国际
本文插图

京东方弯曲屏
面板和芯片曾是中国科技行业的两大短板 , 中芯国际诞生的处境 , 和京东方非常相似 。
2000年 , 英特尔还是全球芯片龙头 , 台积电已成立13年 。 中国大陆从80年代开始 , 在芯片技术上就处于落后状态 , 陷入“造不如买”的怪圈 。 面对庞大的芯片市场 , 却“无福消受” 。
在意识到芯片技术落后的致命性后 , 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启了耗资20亿元的“908工程” 。 但无锡华晶在1997年投产后 , 却面临“建成即落后”的残酷局面 。
当时包括华晶、华虹在内的中国大陆芯片研发企业 , 主要的技术来源都是日本 , 但那时候日本半导体被美国强行打压 , 韩国三星的技术后来居上 。 技术压制之下 , 日本DRAM(储存芯片)企业接连退出 , 中国大陆更是陷入失去技术来源的困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