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李迅雷:红筹股中概股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传统行业独大结构


新京报|李迅雷:红筹股中概股回归A股将改变市场传统行业独大结构
本文插图

由***贝壳财经主办的“中国经济新格局:乘风破浪”夏季峰会在线举行 。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峰会资本市场改革分论坛中表示 , 科创板在这一年来成果丰硕 , 在制度、企业融资效率、创新资本退出上均有创新 。
资本市场改革需重视注册制平稳起步、完善并购重组、加强信息披露和严格退市
在过去的一年中 , 科创板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 科创板面世、新三板改革、新证券法出台……这一系列的资本市场改革举措正在稳步推进 。
李迅雷认为 , 科创板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 , 首先 , 发行与上市制度方面 , 科创板上市标准更具包容性 , 且随后针对具有差异表决权安排(特殊表决权)的企业和红筹企业制定了针对性指标 , 以更好地服务优质科创公司;科创板网下首发询价机制充分市场化且仅限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 , 以更好地发现公司价值;为了保障上市后股价的稳定 , 同时完善或引入了战略配售、保荐跟投和超额配售选择权等配套制度 。
此外 , 在交易制度方面 , 科创板提高了个人投资者开户门槛 , 并将每日涨跌幅上限调整为20%且上市前5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 , 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更成熟 。 在再融资制度方面 , 科创板取消增发的盈利条件以与上市标准更好地匹配 , 同时增设小额快速融资简易程序 , 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和便捷性 。 退出机制方面 , 科创板创新性地提出询价转让和配售制度 , 为上市前股东尤其是创新资本的退出提供了多元化、更灵活的渠道 。
在科创板上市一年后 , 新三板精选层也正式登场 。 新三板改革对其本身及资本市场带来了什么影响?“首先 , 推进市场估值合理化;其次 , 提高融资便利性 , 拓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 。 最后 , 新三板的流动性提升使其成为各个市场的立体枢纽 。 新三板市场一边连着沪深交易所的一二级市场 , 一边连着场外区域性股权交易所 , 新三板的转板机制使其在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中将发挥枢纽作用” , 李迅雷这样认为 。
如何评价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李迅雷指出 , 面临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减弱、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的背景 , 资本市场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力量 。 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符合“让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局战略的方向 。
李迅雷称 , “深改12条”的改革要求旨在对资本市场制度进行了系统化、全局化的改革 , 从战略上有助于A股市场长期平稳运行 。 未来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抓手 , 落地于注册制平稳起步、完善并购重组、加强信息披露和严格退市四条主线 。
那么 ,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李迅雷认为 , 首先是要守好注册制的第一道防线——信息披露制度 , 针对注册制下上市的公司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工作 , 督促公司全面准确披露各方面风险等措施向投资者提示风险 , 为投资者评估公司价值提供健康的信息土壤;其次是加大对违法公司的惩罚力度 , 倒逼上市公司更加合规经营;最后是完善退市制度 , 健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 把好市场出口关 。
注册制会逐步削弱现存的一二级市场套利模式 , 投资行为将面临转变
注册制实施后 , 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估值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 “首先 , 我们认为 , 注册制下首日破发是市场正常现象 , 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 之所以新三板精选层相对科创板出现明显的分化 , 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一是企业质地方面 , 精选层企业在核心竞争优势、盈利能力上 , 与科创板的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精选层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 , 不受市盈率约束 , 前期发行受到市场热捧 , 部分企业估值、发行价格较高;三是精选层的限售规定较主板、科创板更加宽松 , 存在一定老股抛售的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