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江南乡村,叫人无法不爱!

“江村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 江村 , 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标识 , 更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样本 。
苏州 , 吴江 , 开弦弓村 。
一水弯似弓 , 一水直如箭 , 开弦弓村因之得名 。
从空中俯瞰 , 洁净的石板路 , 笔直的弄巷 , 古朴的石桥 , 蜿蜒的河水穿村而过 , 典型的江南水乡 。
1936年 ,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此做了两个月的乡村调查 , 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江村经济》 。 从此 , “江村”就成了开弦弓村的代名词 , 为世界观察中国乡村打开了一扇窗 。
正如长期观察这座村庄的复旦大学教授刘豪兴所说 , “江村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 江村 , 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标识 , 更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样本 。
如今的江村 , 依旧如一副蓄势待发的弓箭 , 在时代的风浪里鼓荡 。
志在富民 , 书写小康画卷
踏着刻有“费孝通足迹”的石板路 , 走进费孝通江村纪念馆 , “志在富民”四个字写在门口的牌匾上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费孝通一次又一次考察开弦弓村 , 开弦弓村也在时代大潮中不断向前 , 而“志在富民”的思想一以贯之 。
1982年元旦刚过 , 42岁的刘豪兴第一次来到开弦弓村 。
让这位复旦大学教师没想到的是 , 这一来 , 开弦弓村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 成了他的“第三故乡” 。
“早上出发 , 先从上海坐车到震泽 , 再从震泽坐车到庙港 , 最后从庙港走一个半小时的路过来 , 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 。 ”今年已经80岁的刘豪兴 , 回忆起初来时的场景 , 依然记忆犹新 , “那个时候的村子很空旷 , 因为是冬天 , 没什么绿色 , 白茫茫一片 。 ”
38年过去了 , 如今的开弦弓村 , 早将《江村经济》里亟待解决的饥饿问题抛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
这个江南乡村,叫人无法不爱!
文章图片

开弦弓村貌尽显江南水乡风韵 王新年摄
“2019年我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800元 , 已经远超小康水准 。 ”曾经接待过费孝通24次考察的开弦弓村村民姚富坤跟采访人员分享村里的变化 , “在1978年 , 村里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米 , 现在已经达到80平米 。 ”
这个说法在刘豪兴那里得到了印证 , “第一次来江村 , 去串门 , 农民家里住房很紧张 。 房间分两部分 , 后面是住房 , 就一张床跟床前一块踏板 , 踏板旁边是马桶 , 前面就是厨房间 。 ”说到现在 , 刘豪兴说 , “现在村子里已经三代楼房了 , 还有几十栋别墅 。 ”
从有的住到住得好 , 居住条件的改善只是开弦弓村发展变化的缩影 。
开弦弓村党委书记沈斌介绍 , 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318万元 , 户均拥有1.2辆私家车 , 投资500万元的江村市集刚刚建成投入使用 。
“现在化纤纺织、羊毛衫编织和水产养殖三大产业是我村支柱产业 。 这些不但能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 , 还能吸引不少人到我们这儿打工 。 村里流出的人口不到10%, 而且大都是创业者或高端人才 。 ”沈斌在跟采访人员座谈时 , 谈到村里能“留得住”人 , 满脸自豪 。
“发展无止境 , 未来我们还是想重点挖掘江村的文化资源 , 从二产向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 ” 沈斌说 。
事实上 , 打破以前的生产格局 , 生产方式日趋多元 , 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 体现在开弦弓村发展的每一步 。
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 , 开弦弓村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土地流转 。 “我们家不种地十几年了 , 算是彻底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 。 ”费孝通二访江村曾经住过周小芳家 , 如今她家的三楼改造成了民宿 , 专门接待来村研学的人 。
从80多年前 , 男耕女织、农工相辅的家庭经济结构;到新中国成立后 , 村办生丝厂合并归属人民公社;再到改革开放后 , 丝织厂等村办企业兴起;进入新世纪 , 个体、私营工商业蓬勃发展 。 如今 , 电商的兴起 , 产业链的完善 , 给开弦弓村的产业带来更多的渠道 。 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 , 更让开弦弓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