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诞辰120周年:他的人生是一部跨世纪的学术史

撰文|汪尧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并非来得太早 , 或者来的过晚 。

因为步伐 , 在长期与时间的较量中 ,

早已深知什么叫做恰好与及时 。

——匡宇:《在大地的某个地方——致海德堡友人》

我曾亲身感受过一次伽达默尔在哲学公众中的“效果历史” 。 几年前的秋天 , 我在海德堡大学访学 , 参加了教授秋季学期第一次公开授课 。 除了哲学系的年轻面孔 , 阶梯教室中座无虚席 , 多数竟是热爱哲学的市民:一群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 。 讲座是关于海德格尔的 。 讲座的气氛是严肃的 , 但在某个时刻伽达默尔的名字被提及时 , 课堂上传来一阵友好的笑声 , 洋溢着崇敬的气氛:首先 , 是因为授课者的教席当年属于伽达默尔;其次 , 一个传统也随之被触及了 。

现场体验德国哲学公众的热情和他们对传统的敬意是奇妙的 。 自1933年以来、1968年之后 , “传统”在德国人的生活中也许难免有几分沉重的色彩 。 相比海德格尔教席的命运 , 伽达默尔为这一从雅斯贝尔斯手中接过的教席增添了殊荣 。 但效果史总是有其吊诡之处 。 伽达默尔的名字 , 又常常伴随海德格尔之后 。 即便是在他开创了半壁江山的现象学-解释学传统中 , 他也总是侧身 , 让其伟大老师的隆重登场 。 实际上 , 哲学人物的这种半隐状态 , 可能在推崇“原创性”的时代——尽管人们可能对原创性既无确切的说明也无法达成一致——并不罕见 , 但作为哲学史战场上已经夺得一席之地的人 , 伽达默尔则显得独树一帜 。 在汉语学界 , 《真理与方法》及自传性质的《哲学生涯》早已有了中译本 , 但与他同时代的人物 , 尤其海德格尔及列奥·施特劳斯相比 , 伽达默尔所获得的关注似乎少得多 。

好在 , 今年恰逢伽达默尔诞辰120周年 , 让·格朗丹这本传记的迻译及时打开了一扇窗口:传主罕见的长寿也使其哲学生涯本身就是跨世纪的德国学术史 。


伽达默尔诞辰120周年:他的人生是一部跨世纪的学术史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 历任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海德堡大学教授 。 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 , 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的解释学” , 对现代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 主要著作有《真理与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