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嘴上经常说戒烟的人,往往戒不掉( 二 )

环境

环境是成瘾的第二个触发器 , 为什么人们都知道过度消费是不好的 , 还是在不停地买买买呢?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都在提醒人们买东西 。

为什么恋爱中的人分手以后离不开微博“视奸”呢?因为对方的微博号不会消失 。

放在戒烟的人身上也是这样的 , 生活中能够触发他们想要吸烟的环境太多了 , 越是使用意志力克服自己吸烟冲动的人 , 反而越早失败 。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嘴上经常说戒烟的人,往往戒不掉

心理学家温迪.伍德对习惯的研究很深入 , 她是这么形容意志力和习惯的:

“意志力就像看着美味的巧克力饼干又拒绝它们 , 而良好的习惯是一开始就让你身边没有这美味的巧克力饼干 。 ”

相信大家一定都了解过运动的穿戴设备 , 或者是微信的运动步数 , 当我们关注这些数字的时候 , 我们就会量化我们的行为 。

对于戒烟的人来说 , 使用意志力意味着时间被量化了 , 他们感受的心理的主观时间远远长于客观的物理时间 , 就像期盼月底发工资的人那样感受的度日如年 。

不仅如此 , 我们在决策过程中不管有多摇摆 , 导致我们最终决策的都只会是做决策那一刻我们内心的想法 , 这意味着无论戒烟的人坚持了多久 , 只要他有一刻没有忍住抽烟 , 那么他就会复发 。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嘴上经常说戒烟的人,往往戒不掉

停止机制失效

行为上瘾意味着我们的停止机制失效 , 比如说游戏成瘾的人 , 他没有最后一把 , 他的停止机制失效了 。 放在戒烟的人身上 , 他们难以选择最后一根烟 。

为什么停止机制会失效呢?

首先是因为戒烟的需要抑制戒烟的冲动 , 导致了吸烟的想法的唤醒 , 在20世纪20年代 , 心理学家丹.韦格纳让人不去想白熊 , 一旦想白熊 , 就摇铃铛 , 结果铃铛一直响个不停 。

后来他告诉实验对象 , 想红色的大众汽车会有帮助 , 实验结果是摇铃铛的人数少了一半 。

这个实验被描述为白熊效应 。 实际上不是人人都会出现白熊效应的 , 只有那些不善于处理自己想法的人才会出现白熊效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