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没有观众,没我( 三 )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1986年 , 沈力(右二)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参加敬一丹(右三)的硕士论文答辩 。 受访者供图

“在节目里说的每一个字 , 她都是用心的 , 非常的简洁、准确、到位 。 ”敬一丹记得听沈力讲过的一个案例 , 稿件里有一句是“有一天一位观众认出了我” , 她觉得两者的关系不舒服 , 琢磨后改成 , “观众遇到了我 。 ”“她改的是一种关系 , 她的话里对人是尊重的 , 作为观众 , 就会觉得被尊重、觉得亲近 。 ”

在敬一丹印象里 , 几乎从未见过老师情绪波动 , “她是个很温和的人 , 但她很坚持自己的原则 , 恰恰是她改变了电视节目的表达 , 这是一种静悄悄的 , 润物细无声式的变革 。 ” 敬一丹说 , “她是用真诚的态度和语言 , 把最真挚的情感和尊重带给了观众 。 ”

“沈力老师主持《为您服务》的过程中 , 彻底改变了过去坚硬的话语体系 , 柔软 , 平等 , 温暖 , 说人话 , 有服务意识 , 让电视的语态走进了改革的新时代 。 ”白岩松说 , 从某种角度 , 沈力是中国改革时代的标志人物之一 。

观众也接收到了她的这种善意和尊重 , 反馈回来的是更多的来信 。

信的开头 , 观众大多称呼她 , “沈力大姐” 。 他们感谢沈力的陪伴 , “多少年来 , 我们虽遥隔千里 。 然而每个礼拜却要按时见面 , 犹如近在咫尺 。 ”在得知她退休后 , 也有观众向她发来邀请 , “欢迎您能光临我家来相聚 , 我们一定会像对亲大姐一样对待您 。 ”

最美不过夕阳红

退休后的沈力 , 生活闲了下来 , 去早点摊吃早点时 , 总有人问她 , “您还来这地摊吃?”她笑 , “我也是老百姓 。 ”

1993年 , 沈力受邀主持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 , 进入花甲之年的她领着一群相似年纪的同龄人拍摄节目 , “老龄化”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出现在了中国社会中 。

沈力怀揣着试试看的心 , 又回到了主持工作中 。


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没有观众,没我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2013年05月06日 , 沈力接受采访 。

“跟老年朋友们在一块 , 我永远是个小学生 。 ” 沈力在一次采访中回忆 , 有观众看到她的身体和体力不比从前 , 连夜做了两个小马甲 , “说我是大家的 , 希望我能够保重身体 。 ”

节目里大家总会唱上一句 , “最美不过夕阳红” 。 沈力很喜欢这句词 , “这一代老年人非常值得尊敬 , 也非常可爱 , 他们有坚定的生活信仰 , 有那种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 , 还有那种弃而不舍 , 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