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跟着皇帝去避暑( 二 )


平原区位于避暑山庄澄湖以北 , 最初为一片滩涂 , 也是武烈河水的流经之地 。 草木茂盛、地形开阔的平原区内坐落着“乾隆三十六景”之一的“万树园” , 而这里也曾是清朝皇帝于避暑山庄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 平原区原有28个蒙古包以供皇帝接见、招待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外国使节 。
避暑山庄的山区层峦叠翠、沟谷纵横 , 具有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作用 。 山区间古树参天 , 亭、台、楼、阁相映成趣 , 奇美的自然景观与园林建筑浑然一体 。
避暑山庄的建造自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开始挖湖建堤 , 至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继德堂竣工 , 前后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 耗时90余年 。 这期间 , 从康熙时期的初建并具一定规模 , 到乾隆时期的再次扩建 , 全部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在修建避暑山庄之前 , 康熙帝就曾多次带领王公大臣对热河进行勘查 。 武烈水自有记载直至明代的数百年间 , 始终没有固定的河道 , 每当雨季来临 , 此处便经常泛滥 。 因此 , 避暑山庄修建第一阶段的首个任务便是疏浚河道 , 并为武烈水修筑坚实、牢固的堤坝 。 同时 , 在南北走向的狭长河谷草地上 , 开拓出避暑山庄内象征江南水乡的庞大湖区 , 建造洲岛堤岸 。
位于湖区北方的冲积平原地区 , 也被改造成为象征原野的草原与森林 。 园林设计者还按照“一池三岛”的说法 , 于湖区中修筑了环碧、如意洲、月色江声三岛 , 并修建芝径云堤以连接三岛 。 随着洲岛的形成 , 岛上的宫殿与湖畔亭榭也相继竣工 。 到了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 , 避暑山庄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使用 , 此时山庄内已经形成了芝径云堤、长虹饮练、暖流暄波、双湖夹镜、万壑松风、曲水荷香、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金莲映日、梨花伴月、莺啭乔木、石矶观鱼等十六景 。 湖区也已拥有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半月湖等湖泊 。
正宫的建造是康熙时期避暑山庄修建工程的另一个主要内容 。 山庄内正宫原本计划建在如意洲 , 然而由于受到湖区的限制 , 导致宫殿窄小 , 于是康熙帝下令将万壑松风西南方向的山丘铲除 , 形成一块广阔宽敞的平地 , 正宫最终便建于这处平地之上 。 在正宫修建完毕 ,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 康熙皇帝亲自题写“避暑山庄”四个字 , 并悬挂于正宫内午朝门之上 。 次年 , 康熙帝撰写了《避暑山庄记》 , 记述了其为避暑山庄选址以及建造的过程 。 同时 , 康熙帝将正宫区的烟波致爽殿确定为避暑山庄的第一景 , 并将其他已建成的建筑组成三十六景 , 康熙帝还为每一处景色题诗 , 以描绘其意境 。 至此 , 康熙三十六景已基本成形 。 此外 , 康熙皇帝命人在原有湖区的基础上继续开辟出了镜湖和银湖两处湖泊 , 并在位于下湖东部的水闸上建造了三座重檐亭榭 , 名曰水心榭 。
康熙时期 , 避暑山庄建造工程的最后一部分是修建宫墙 。 在修建初期 , 因为当时的避暑山庄还只是一座皇帝北巡途中短暂休憩的普通行宫 , 所以山庄的围墙都较为低矮 。 那时的避暑山庄以如意洲为中心 , 万壑松风则为山庄最南部的一组建筑 , 而这两处的围墙的高度尚不足2米 。 后来 , 除了在北巡以及秋狝(秋季打猎)期间休息外 , 康熙皇帝开始于避暑山庄内处理朝政 , 其停留的时间逐渐变长 。 因此 , 避暑山庄按照皇帝“身居九重 , 至高无上”的身份地位 , 修建了华丽气派的九进宫殿 , 并在正宫完工后 , 重新修建了与皇宫相匹配的高大宫墙 。
避暑山庄的宫墙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皇家宫墙” 。 这条宫墙依地势而建 , 起伏不一 , 长达9.66公里 , 高度大约在6~10米之间 。 宫墙的基部厚3米 , 顶部厚2米 。 宫墙外原设有54座堆拨(驻兵处——采访人员注) , 每座堆拨可驻10名八旗兵 。 宫墙上还设有可供军队行走的上下马道以及错马的平台 。 如今 , 虽然昔日用来将庄重肃穆的天子朝堂与繁华市井阻隔开的避暑山庄宫墙已经成为一处珍贵的历史遗留 , 但其依然还能令观者充分感受到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威严 。 此外 , 避暑山庄共设有九座用途各异的城门 , 分别为丽正门、德汇门、城关门、流杯亭门、惠迪吉门、仓门、坦坦荡荡门、碧峰门和西北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