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连云港:退伍老兵徐新君“民情日记”暖民心


昨天上午 , 在采访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黄崖村退伍老兵、村党总支书记徐新君 , 采访人员注意到他手里拿着的笔记本 , 不论是岀门、进办公室 , 或回家 , 他都随身携带着 。
“村口300多米长的臭水沟 , 需要抓紧治理”“退休老师张树凯家黑灯瞎火 , 老两口出行不便”“残疾人刘广年没有工作 , 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乍一看 , 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儿 , 被记在翻得皱皱巴巴的“民情日记”上 。 可对于“民情日记”的主人——徐新君来说 , 却都是关乎乡亲们切身利益的大事 。
【民情日记|连云港:退伍老兵徐新君“民情日记”暖民心】民情日记|连云港:退伍老兵徐新君“民情日记”暖民心
本文插图

徐新君入户走访
民情日记|连云港:退伍老兵徐新君“民情日记”暖民心
本文插图

徐新君在村民种植的桃林里查看桃子的生长情况
民情日记|连云港:退伍老兵徐新君“民情日记”暖民心
本文插图

徐新君在走访村民
民情日记|连云港:退伍老兵徐新君“民情日记”暖民心
本文插图

徐新君的“民情日记”
徐新君是上海武警部队的一名退伍老兵 , 他退役不褪色 , 脱下军装回到山村后 , 用军人的品格和血性在外打工中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他兴办的新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使他成为山村致富“带头人!”他的爱人仲梅一席话改变了他的人生:“山村富不富 , 关键看干部 , 你当过兵 , 乡亲们信你 , 你扬眉吐气了 , 也要带着村里人扬眉吐气!”仲梅意味深长的话语、乡亲们信任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徐新君 。
2016年12月 , 在外打拼多年的徐新君回到黄崖村不久 , 就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 不久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 打那时起 , “民情日记”就不离手 , 近4年的时间本子换了好几本 , 每本都写得满满登登 。
“这样就不会忘了 , 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 马虎不得!”徐新君说 , 这个“民情日记”不仅仅是信息台账 , 里面的每一个字 , 都是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 。
刚回村里 , 徐新君便开始走访贫困户 , 一户不落 , 每到一家 , 都把具体困难、家庭情况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上 , 谁家住的是危房、谁家是低保户、谁家有富余劳力需要找工作、谁家创业需要资金……那段日子 , 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天天往外跑 , 不停地打电话 , 不是联系产业项目 , 就是帮农民找打工岗位 。 几个月下来 , 徐新君黑了、瘦了 , 乡亲们都说他像个农民的儿子 。
徐新君许下了承诺 。 一定要把黄崖村打造成城里人向往的美丽山村 , 他带领乡亲们埋头苦干 , 在4年的时间内 , 徐新君的努力没有白费 , 记在“民情日记”上的村民愿望清单一步步变为现实:完成了村口300多米长的臭水沟治理工程;为山上20多户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投资100多万元兴建了村里文化长廊、新建了文化室、老年休闲娱乐中心;完成了全村旱改厕 , 解决了山村农民无法用上液化汽的难题 , 为全村新安装了400余盏路灯;兴办了黄崖村实业公司 , 既解决村里困难户的就业问题 , 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 破茧成蝶的背后 , 浸满了徐新君的心血和汗水 。
问题解决了 , 徐新君还不忘在“民情日记”上记下“回访”二字 。 近年来 , 他和村“两委”干部平均每旬都要对困难户进行一次回访 。
采访人员随徐新君进行了一次回访 。 “老刘 , 空调装好了吗?还有什么困难?”走在山路止 , 还没进门 , 徐新君就冲着孤老刘道成关切地问 。
“都挺好的 , 自从你回来 , 不缺吃 , 不少穿 , 村里照顾太周到了 , 不是隔三差五送来米面 , 就是让人来做家务 , 还给我送来零花钱 , 真是太好了!”66岁的刘道成笑得像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