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混乱的“四大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在语文教科书中 , 通称议论文的“四大论证方法” 。因为种种缘故 , 大多数初、高中生 , 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逻辑课程 。 ①这“四大论证方法” , 在语文教科书中存在了数十年 , 极大地塑造了他们的思维模式 , 塑造了他们写作和言说的逻辑 。可惜的是 , 这“四大论证方法” , 本身并不是一个有逻辑的东西 , 有些甚至与逻辑背道而驰 。大有问题的“四大论证方法”试分别言之 。(1)举例论证 。所谓“举例论证” , 指的是列举诸多相似事例 , 来证明论点的成立 。语文教科书中最典型的“举例论证” , 莫过于孟子的《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一文 。 教科书节选的部分如下:“舜发于畎亩之中 , 傅说举于版筑之中 ,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管夷吾举于士 , 孙叔敖举于海 , 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这段话里 , 孟子举了六个出身苦难而终成大人物的例子——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进而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这样一个结论 。这种“举例论证”无疑是错误的 。孟子举出一万个出身底层饱尝苦难的成功者 , 他人亦可举出一万个出身显赫未逢苦难的成功者 。对多数人而言 , 苦难只是纯粹的苦难 , 显赫的家世却意味着更好的教育、更宽阔的眼界、更多的机会 。从苦难里爬出来的人、还深陷在苦难里的人 , 不愿自己曾经尝过、或正在品尝的苦难时光毫无意义 , 说一些“感谢苦难的磨练”一类的话 , 是可以理解的 。 但如孟子这般 , 拿着六个例子 , 就来推销“天降大任给你之前必先让你吃苦”这样的鸡汤 , 就很不负责任了 。多数时候 , “天将降大任”之前 , 先降下来的 , 或是好体制 , 或是好爸爸 。
图: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2)道理论证 。所谓“道理论证” , 指的是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公认的定理公式等 , 来证明论点的成立 。这种论证方法 , 利用的是一般人畏惧、崇拜权威的心理 。在逻辑领域 , “诉诸权威”是一种相当常见的谬误——因为权威是有范围的 , “诉诸权威”有合乎范围和不合乎范围之别 。比如 ,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的观点值得重视 , 但他若在历史领域发言 , 就须另当别论 。 著名电视主持人可以谈如何做好节目 , 他关于“转基因”如何如何的言论 , 却未必值得信赖 。一个人可能会理性地诉诸相关领域的权威 , 学者、科学家通常会这样做;也可能诉诸无关权威 。比如 , “诉诸古代智慧/名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诉诸无关权威”——无论多少古代名人谈论过“阴阳五行” , 无论多少古代名人谈论过“风水命数” , 都不能证明其真实性和正确性 。在现实生活中 , 最常见的“诉诸权威”式谬误 , 是“有专家表示”、“有外国学者认为”、“西哲曾经说过”……诸如此类 。事实上 , 即便是“诉诸相关领域的权威” , 也须有所节制 。比如 , 在缺乏学术独立性的环境里 , “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并一定不值得信赖 。 而且 , “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还存在着更新迭代的问题——在笔者所熟悉的历史领域 , 因为史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 , 一、二十年前“史学权威”的观点 , 也很可能已被新的结论取代 。
图:1984出版的《语文辅导 三年级用》(山西人民出版社 , 张文田/编)(3)对比论证 。所谓对比论证 , 指的是一种将两种事物进行对照、比较 , 然后得出某种结论的论证方法 。 又称类比论证 。对比或者类比 , 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 。比如 , 董仲舒为了证成其“天人合一”理论 , 曾做过这样的类比:人全身有366个关节 , 对应天一年有366天;人有12个大关节 , 对应天一年有12个月;人有五脏 , 对应天有五行;人有四肢 , 对应天有四季;人眼有开合 , 对应天有昼夜……(原文见《春秋繁露》:天以终岁之数 , 成人之身 , 故小节三百六十六 , 副日数也;大节十二 , 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 , 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 , 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 , 副昼夜也;乍刚乍柔 , 副冬夏也 。 )略通逻辑者都明白 , 这种类比其实毫无道理 , 无任何科学依据可言(仅就实事实而论 , 人体也并无366个关节) 。可惜的是 , 这种无逻辑的类比 , 在理性未昌的旧时代 , 曾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比如 , 《汉书》里说“天无二日 , 国无二主” , 其实 , 天有没有两个太阳 , 和国家可不可以有二主 , 并无任何逻辑关系 , 从前者无法推导出后者 。 今天 , 天上仍然没有两个太阳 , 国家早已不妨三权分立 。 ②可惜的是 , 今人在讨论社会问题时 , 仍然很喜欢使用对比推论 。比如 , 有人觉得“禁枪问题”不值得讨论 , 因为:“当醉酒的司机碾压了一个孩子时 , 我们追究的是这个醉驾的司机 , 而不是他所驾驶的汽车 。 当有人用枪射杀了一个孩子 , 我们追究的则是这把枪 。 我们难道不应该去追究用枪杀人的人 , 而不是枪本身吗?”这种类比 , 看似很有道理 , 其实不然 。被车撞死、被枪打死 , 固然有很大的相似性 , 但私人汽车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 私人枪支却不是 。禁车带来的害处 , 与不禁车带来的好处 , 孰大孰小 , 显而易见 , 这是公共舆论从来不曾将“禁车”纳入讨论主题的核心原因 。 禁枪的好处与害处、不禁枪的好处与害处 , 孰大孰小 , 则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现实生活中 , 很难找到两个相似性100%(或接近100%)的事物来进行类比 。 所以 , 类比推理 , 往往只能提供某种“或然性” 。这种“或然性” , 在人类认知世界的历史进程中 , 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 但它在逻辑上 , 毕竟只是一种“或然性” 。
推荐阅读
- 张之洞凶残反动的另一面
- 美妄图依托四大海上据点,合围中国
- 学过形式逻辑的猫友能不能占到1%?
- 疯狂赛道|场面混乱!6个美女主播竟然直播这种游戏
- 中原城市群|支撑河南崛起的格局 支持安阳、信阳、南阳、洛阳建四大片区中心
- 晚清四大重臣曾李左张谁的官儿最大?
- 看一国武器厉不厉害的逻辑
- 关于形式逻辑
- 中国四大爱情故事,细思恐极
- 今起皈依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