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鲲龙“入海” 试飞护航( 二 )


与此同时 , 为陆上首飞进行的各项试飞准备也紧锣密鼓地进行 。作为全新设计的大飞机 , 在AG600飞行模拟器尚未研制成功期间 , 试飞员选用与AG600飞机一样有着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且大小、重量相近的运-8作为替代 , 实施模拟飞行训练 。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30多小时的模拟飞行训练 , 2017年12月24日上午 , 由机长赵生、副驾驶陈明、机械师魏鹏和监控观察员孙康宁组成的首飞机组 , 驾驶AG600飞机腾空而起 , 在珠海机场西南3000米高度规定的空域内平稳飞行64分钟 , 完成了飞机各系统和基本操纵特性初步检查、模拟着陆等预定试飞科目 , 圆满完成了陆上首飞任务 。
“水上试飞比陆上试飞面临更大风险 。”陈明说 , 水上起降不仅要考虑水面环境的影响 , 对飞机姿态和速度的掌控也要比陆上操作精细许多 , 要想获得完美的着水 , 飞机俯仰角控制只能在两三度的范围内调整 。掌握不好飞机就会像打水漂一样在水面上跳跃 , 跳跃又很可能使飞机进入低高度失速 。在前期试飞基础上 , 飞行机组在荆门漳河水库上进行10余架次的低、中、高速滑行 , 熟悉并掌握AG600飞机的水上滑行及起降特性 。
陆上首飞一年后 , 2018年10月20日 , AG600飞机在荆门漳河机场滑行入水 , 随即从水面腾空而起 , 完成既定一系列试飞科目后 , 成功经受了水上首飞的考验 。
“海上试飞是一次挑战 。但同时 , 无论是对于试飞员还是对于我国试飞体系来说 , 海上首飞更是一次提升海上试飞技术、积累水上飞机试飞经验的重要契机 。”赵生说 。
水上试飞体系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0年7月26日10时49分许 , AG600飞机在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顺利返回出发机场 。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 , 飞机通过欢迎水门 , 机长赵生报告顺利完成首次海上起降科研试飞任务 。
在1000多公里外的航空工业试飞中心里 , 参与AG600飞机试飞项目的飞机所、发动机所、航电所、测试所、改装部和机务部成员彼此拥抱庆贺 。
试飞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果将它比作一出舞台剧 , 试飞机组就是台前的演员 , 而飞机平台、发动机、航电、测试改装、机务、飞行组织系统及型号办等团队相当于灯光、道具、舞美 , 台前幕后缺一不可 。
作为“总导演” , 王诚华曾经在歼10、歼11、L-15、ARJ21-700等多个机型的试飞取证工作中担任主管或副总师 。王诚华说 ,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最初承担的是军机的试飞取证工作 ,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 从新舟60到新舟600再到ARJ21-700 , 逐步形成了民机适航取证的完整体系 。“但以往的试飞和适航取证体系都是针对陆上试飞 , 在AG600飞机以前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水上试飞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
“填补空白”的重任 , 在王诚华、吴春麟、朱海龙、董巍组成的试飞总师团队指挥下 , 由一支精兵强将组成的“拓荒部队”挑起:试飞员陈明 , 有着6000多小时的试飞经验;飞机所课题主管郗超 , 是技术扎实、头脑灵活的“80后” , 发动机所课题主管马争胜 , 在发动机试飞领域耕耘20余年;航点所课题主管赵俊茹 , 拥有着丰富的军民机试飞经验;改装工程师张波 , 做得多、说得少 , 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2014年 , AG600飞机试飞项目正式启动 , 赴加拿大培训、编制试飞相关技术文件、实施水上性能/操稳特性和任务系统试飞技术研究的预研项目 , 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 。其中 , 预研项目涉及水上起降试飞技术研究、抗浪指标研究、救援/灭火任务系统试飞技术研究、水面测试技术研究等多项水上试飞关键技术 , 取得的成果成为我国开展水上试飞的奠基石 。采访人员蔡馨逸、毛海峰
适航取证试飞首先需要确定飞机适用的条款规章 , AG600飞机水上试飞工作填补了我国民机适航审定试飞体系中水上试飞的多项空白 。
“我国此前没有诸如水面最小操作速度、离水速度等规章要求 。”郗超说 , 为了这次AG600飞机试飞工作 , 项目团队在对水上飞机飞行特点以及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 结合国外培训经验 , 推荐制定了包括水面最小操纵速度、水面起飞航迹等在内的多项专用条件 , 目前这些专用条件已经获得局方的批准 , 可以说这些研究为AG600飞机水上试飞提供了“法律”依据 。


推荐阅读